欢迎您的光临!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气功网 >> 佛教气功 >> 佛家典籍 >>

古佛金刚经(8)

浏览次数: 日期:1970-01-01 08:00

十四、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修无为福,胜于布施。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注:

天下山之高,惟有须弥。而河之大,莫如恒河。恒河之广,周四十里,其流之长可知矣。其中之沙,可谓极其多矣。而以一沙化成一恒河,一恒河各具此现在恒河之沙。其恒河已属无量数,何论其沙。此中隐寓一化为万,万化为一之理。人能如此,精修法身,则百千万亿化身,一真之体仍然如此,而变化无穷。一恒河之沙,固不足以拟之。即恒河沙所化之恒河,众恒河所具之恒河沙,亦不足以量之也。若不自修法身,即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恒河沙,所化恒河沙之无数三千大千世界,以为修百千万亿化身者,一一布施,护法助道,终不若自家积德累功,于此经中受师传,而行持四句等,为他人解说,其道德,更胜于七宝满恒河沙,所化恒河沙之无数世界布施护法助道也。止修世间之福德,则非出世之福德,即以满恒河沙所化之恒河沙数,七宝遍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终属有限之福德。吾之实言以告须菩提者,正望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受持四句偈,并为他人说,度己度人,以修胜于恒河沙所化之恒河沙数福德。


十五、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受持正教,天人尊重。

复次须菩提,随是说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注:

复次者,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也。随说是经,着手成春也。乃至四句偈等,于人我众生寿者等相,一毫不着也。世间,住世之人也。天人,世外之人也。阿修罗,败道之魔王也。魔王何以谓之阿修罗。盖彼虽属败道之魔,而我之心性清净,功行崇高,彼无从而败之,则败道之魔,反化为护法之神,故谓之阿修罗。言护持修行之人,而上大罗也,皆应供养,如佛塔庙者。所以尊经也,此经最神,全处固属变化无穷,偏处亦是阴阳莫测,何况有人受持读诵,囊括全经乎,受持则能拘魂执魄,魂之升而飞扬者,不使之飞;魄之降而坠下者,不使之坠。读诵则能穷理尽性。理之玄妙难明者,能使之明。性之杳冥难见者,能使之见。而是人之所成就,真为第一希有之法也。不曰道,不曰福德,不曰功德,而曰法者,盖此道虽无法可说,而口传心授,要自有无法之法,前所谓非法非非法者此也。人能受持读诵,吾乃鉴其精诚,未有不授以无法之法,而了此大道,以全其金刚不坏之法身也。何也?盖此经虽是有文之经,而其中暗藏无字真经。故凡经典所在之处,即为佛之所在。而奉持读诵之人,即是尊重弟子,与须菩提诸菩萨一般也。

十六、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当如此法,承受行持。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密,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是名般若波罗密。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注:

此尔时者,先天中之先天,发动于彼家也。须菩提知此时不可失,因请命于佛,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盖深知此经,为天上至宝,不可忽略错过也。佛告之也,是经宜名金刚般若波罗,示人以顾名思义也,以是名字汝当奉持者,所谓如猫捕鼠,如兔见鹰,正在此时,何也?是经虽有般若波罗密之名,而却是尽性至命之实事,故所说般若波罗密,却非般若波罗密,特假借名之为般若波罗密耳。经既如此,试问如来有所说法否。而须菩提直以为无所说,何也?盖说法,止说其尽性至命之虚理,不能说其尽性至命之实事,以此经乃天机密秘。苟非其人,不可得而闻也。盖此经中藏有无字真经,欲闻此无字真经,必先割舍六尘,而六尘之在天地,犹如三千大千世界中之微尘,遍满世界,试问可谓多否。而须菩提直以为多,佛因告之曰:诸微尘固多,其体浮游无定,且微尘之遍满世界,以其能着于世界之中,有所依附耳。岂知十二万年,大劫到时,世界且坏,何论微尘,故如来以诸微尘,皆算不得微尘,故强名之曰微尘。如来以诸世界,皆算不得世界,故强名之曰世界。人能穷理至此,则万有皆空,何有于世界。何有于世界之微尘。而又何有于吾心之六尘。尘心既无,而又何有于人我众生寿者之相。若着于相,试问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否?夫三十二相,在世人看来,亦可谓之福德相矣。究竟可算得实相否,而须菩提直应之曰: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三十二相,即是假合之非相,故强名之曰三十二相。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不知精修实相,徒以恒河沙数舍身授命,以布施之,其获福非不多也。总不若于此经中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度己度人,其获福尤多。



十七、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离诸形相,自得寂灭。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密,即非第一波罗密,是名第一波罗密。须菩提,忍辱波罗密,如来说,非忍辱波罗密,是名忍辱波罗密。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种种音肿肿。

  • 共17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下一页
  • 上一篇:地藏菩萨本愿经

    下一篇:大吉祥天女咒

    所属类别: 信息之窗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返回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