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曼青先生拳论《散手》探讨-魏坤梁
- 2013-07-23 18:28:01
-
概要:
《散手》一文原载 郑曼青先生1946年出版的《郑子太极拳十三篇》卷下。文中之论述,对于现代太极拳界许多人感到困惑的不少问题都有很好的启迪、解疑与警诫作用,很值得太极拳学练者细细地品味和思索。【原文】 散手即散打①。无定法。推手大捋。乃着熟功夫。..详细>>
《散手》一文原载 郑曼青先生1946年出版的《郑子太极拳十三篇》卷下。文中之论述,对于现代太极拳界许多人感到困惑的不少问题都有很好的启迪、解疑与警诫作用,很值得太极拳学练者细细地品味和思索。【原文】 散手即散打①。无定法。推手大捋。乃着熟功夫。..详细>>
心意太极拳是从心意拳中演化出来的一种拳术,其中难免有心意拳的形体痕迹与精、气、神在内。心意太极拳有三趟,头趟炼气、二趟炼精、三趟炼神。(本刊2007年第3期至第5期登载了《心意太极拳》一文,介绍了心意太极拳的一趟套路。2010年第5期至第7期介绍了二趟套详细>>
我是重庆人,小时候逢年过节都要到山里面的道观祈福,周围云雾缭绕,山水相映,一片祥和。常常看见有道长在道观前走拳,动作缓慢似静似动,即使有人在他面前嬉戏、和他打招呼,他也都不予理会。此情此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我发自内心的崇敬、向往。我18岁时,进入江详细>>
李白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王宗岳说: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 太极拳就是水,太极拳的拳架没有什么三七开、二八开的,因为拳架只能沉和浮的。或是重于泰山的拳,或是轻于鸿毛的拳。但是为什么不说“刚体”呢?因为“水”已经结冰详细>>
太极拳以掌运八方,足踏五行,通过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结合三十七个基本拳势,化生出种种击人、拿人、发(放)人的方法,可以表现出多种多样的技击形态。此处介绍的太极十八跌,是太极拳三十七个拳架中具有沾衣擒跌的鲜明招法。一、揽雀尾1.敌我详细>>
太极拳运用说传统中医经络学,拳势动作采用螺旋缠绕式的伸缩旋转方法。要求以腰为轴,内气发源于丹田,通过缠绕运动,到达任督两脉和布于周身,从而达到“以意用气,以气运身”的境地。太极拳运动因其富有独特的韵味和较深的哲理以及对人身、心均有良好的积详细>>
一、 运动性质和目的的不同。 武术散打是竞技运动,它的竞赛规则使运动员既能充分发挥搏击潜能,又能有效保护运动员的人身安全。在技法上,除不许用损身的拿法外,任何流派的打法都可以运用,充分体现了传统武术斗勇、斗智...详细>>
人的生命现象,颇多引人深思之处——人体最不怕冷的地方是两眉间的印堂,最怕冷的地方是脐下小腹。于此,中医、道家学说解释为:印堂为上丹田部位,在督脉循行线上,是阳气集中之处,故不怕冷;脐下为下丹田地部位,在任脉循行线上,是阴气集中之处,故最怕冷详细>>
喜好传统武学者大都知道,至明清,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内家拳逐渐兴起,杨露禅、董海川、李骆能等内家拳高手则以绝对的实力一一击败当时的外家拳高手,奠定了内家拳无可争辩的统治地位,使得内家拳逐渐发展壮大开来。那么,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大家详细>>
霍梦魁所传武式太极拳为李启轩所传拳架,由李启轩之孙李福荫传于霍梦魁。此拳每势均以“擎、引、松、放”四字为宗旨,要求练就“引进落空合即出”的发放功夫,充分体现了武禹襄创拳的初衷。 武禹襄在创武式太极拳之前,曾...详细>>
“魏先生你好,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就是练拳中是否每一个动作都要有意念引导,例如按出的时候想着力从脚下传递到手掌,还是说没有任何意念什么都不想的去打拳,您能否就这类问题写篇博文呢?”杨氏太极拳网友:本人年初没有注意到您的留言,没有及时回复详细>>
太极拳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发展太极拳,我们应该进一步加深对太极拳理论的研究,让太极拳对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太极拳源于我国的道教文化,因此要正确的理解太极拳,必须从研究我国的道教文化...详细>>
西安市长安金仙观,张熙耕道长中国古代道家养生方法有多种。大体分三种一导引。是以俯仰屈伸,运动肢体,伸筋拔骨为主。二吐纳。是以吐故纳新,呼吸大自然空气来调节体内真气运行为目的。三善食。是以各种营养品补食来充实补养体内各脏腑器官相互平衡。以上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