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著的<道德经),对后来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各家学派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老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道”,“道”是天地万物产生、转化、发展的根源与动力,也是必须遵循的规律。“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万物生子有,有生于无”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为“道”向着跟他相的方面变化、运动,反本归根是”道”的运动形式,柔弱是“道”的作用。老子用以解释大干世界的这种普遍的辩证观点,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也是指导”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欲发先蓄”的核心理念一一反向修炼的法则。
所谓修炼与锻炼不同。锻炼是指”通过体育运动使身体强壮”(《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6月版),而修炼又称修持、修道、修真、等,是道家养生术之专用术语,指“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对精神与肉体进行自我控制,达到掌握和控制自我精、气、形的目的,亦即自我心意动能、肢体功能和知识水准、思维方法都要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吴新德《佛家、道家、儒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9月版)。
所谓“反向修炼”是指习练的入手方法和手段,与其要达到的终极目标有着相反的关系,并且只有身体力行,经过欲快先慢、欲刚先柔、欲动先静、欲沉先松、欲直先屈、欲紧凑先开展、欲制人先从人、欲神明先虚静等反向入手修炼,才有可能达到其终极目标。
反向人手修炼的理念是建立在老子“柔以胜刚,弱以胜强”、“将欲歙之,必故张之。欲将弱之,必故强之……欲将夺之,必故予之”的反向思维思想之上的,并因此引发了拳“有前即有后,有左既有右,有上即有下”的形体对拉拔长“无过不及”的运动规律和“欲开先合,欲合先开”、“屈中求直,蓄而后发”、“舍己从人”等技式机制,“内以养生,外以御敌”的太极拳,把这种反向修炼的机制与养生和技击功能融为一体。由此推想太极拳所讲究的快慢相间、轻沉兼备、刚柔相济、化而后发等内涵,是要求习练者必须能从思想上把握好快与慢、轻与沉、刚与柔、化与发等之间的”无过不及”的尺度,不可偏于一方,要经过长时间辛苦的修炼,让慢、轻、柔、化向着它们各自相反的方向发展和转化,生发出快、重、沉、刚、发之功能。
老子“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恒也”,阐明了世界万物都是相互比较而存在,在相互对立中显现和转,在相互对立中依存、和谐,在相互对立中区分与统一,是自然界永恒的法则。从这个意义上讲,太极拳之快慢、轻重、松紧、刚柔、化发在量质上并没有绝对区分,也是在相互对立,相互比较中才有各自属性的显现。依据以上的观点,我们再来讨论太极拳是否也要求快、求刚、求重、求紧?由于篇幅的原因,这里仅就快慢与刚柔的关系略谈拙识如下:
从王宗岳“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太极拳论))、陈长兴之“若火机之内攻,发之不及掩耳”、”起手如闪电,电闪不及合眸”、”一迟则失败,一迅即得势”(<太极拳十大要论)、(用武要言))、武禹襄 “彼微动,己先动”(<太极拳解)):杨澄甫“其发人时,如脱弹丸,迅速干脆”(<论太极推手>等前贤论述即可知道,太极拳也十分注重出手、进身、发力的速度要快,并非一味地求慢。陈氏太极拳快慢相间刚柔相济的风格、杨式太极拳演练速度不逊于长拳的“小架套路”,都是有力的印证。
初习太极拳之所以要慢练入手,完全是因为只有轻柔圆缓地慢练,才有利于精神与形体的放松,才能有足够的时间仔细地感悟、判断自己的体势及运转的过程、虚实的转换和内外相合是否正确规范、合度有序,简言之,就是心、气、形的运用是否合乎太极拳的规矩。只有历经长时间的正确慢练,才能强化心意主宰的功能,培育内气的充盈与运行,求得形体的松柔与沉稳,最终实现心意引导内气而驾驭形体的内外合一的。这种功夫的实质是自身心理功能反复影响形体形成的牢固条件反射与运动力定型。
慢练又是求得下盘沉稳、摇身活泼、上肢轻灵的不二法门,而它的指导思想即老子的“至虚极,守静笃,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当经过长时间的慢练,肢体形成了牢固的动作形态,运动的态势形成了固定的运转轨迹,意、气、形高度地和谐统一后,运动的速度就应由慢而转快。这里说的快,是必须依托于慢练时所形成的各种肢体形态和运动轨迹的快。只有如此,慢与快才能相互和谐地统一起来。正是以上原因,陈式太极拳的嫡传陈复元总结出:“练太极拳有三层功夫:第一步,学时宜慢,慢不可呆滞;第二步,习而后快,快不可错乱;第三步,快后复慢,是谓柔,柔久刚自在其中,是为刚柔相济”。这就是明示后辈,刚柔相济的柔是由慢而快、快而复慢反复锤炼的结果;一味地求慢、求柔是修炼不出生刚之柔、刚柔相济之柔的。
由松求柔是太极拳修炼的要旨之一,是老子的“天下至柔,驰骋天下之致坚“、”见常曰明,守弱曰强”思想在太极拳拳法、拳理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也因此引发出太极拳的“贵柔”、“守静”。武禹襄”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太极拳解))、杨氏“太极之武事,外操柔软,内含坚刚。而求柔软子外。久而久之,自得内之坚刚”(<太极分文武三成解))就是有力的印证。先贤的妙论,既是指导后学要反向修炼的至理名言,也是极其明确地告知后学“极坚刚”是由“极柔软“而得。或言之,如果没有“外操柔软”的功夫为根基,就转化不出“极坚刚”的功夫。太极拳的松柔,首先要有“至虚极,守静笃”的心
放松,还要求组成人体的所有有形物质“能婴儿呼”地回归到先天的松柔状态。
然而,太极拳的“心静体松”必须依靠圆缓轻柔的螺旋运动修炼而得,旨在能让更多的肌群加入运动中来,以增强肌肉、肌腱纤维的弹性,拉开大小关节的缝隙,增加韧带的柔韧性,达到“浑身柔软若无骨”的理想境界。
对肢体松柔的内涵,随习练者习练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各有不同的理解和体悟,主要是包括了松静、松开、松柔和松沉等几个递进的境界。也就是说,心静以求慢,慢而求松,松而求柔,柔而求沉;能松柔则能沉稳,能沉稳则运转轻灵地由柔而生刚。由柔生刚的实质是心意作用下的肢体运动的速度由慢而快的突变所导致的生理功能的变化,也是心、气、形缜密协调合一的体现;界视为”意到气到,气到力到”,亦即物理学中的动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慢是修炼松软,去掉先天拙力的必经之路,快是积柔成刚的外在表现;没有肌肉、肌腱纤维伸张与收缩的快速突变,就没有“刚劲”的形成。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松柔是刚的基础刚是松柔快速突变的结果;所谓“刚柔相济”的外在表现是形体运动的“快慢相间”。所以,对一代太极宗师陈长兴“刚柔不可偏用,用武岂可忽耳”的理解应该是:一味地求慢,一味地求柔,或盲目地求快、求刚都有悖“积柔成刚”之法理,而从思维意识上通过运动速度的快慢变化谋求柔与刚的和谐转化,才符合阴阳之用的习武原则。
老子用“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揭示了世界万物相互转化的普遍规律。太极拳的虚实转变、刚柔转化也是在“损有余而益不足”的过程中完成的。初学太极拳者,肢体坚硬有余而松软不足,先天拙力有余而柔劲不足,所以要经过慢练以达损僵硬而益松柔。经过长时间求慢的习练后,心能虚静,肢体也能松柔,又易形成松柔有余而刚劲不足,于是就要进入由松柔转化坚刚的修炼,以期达到“能刚能柔,刚柔相济”,“能快能慢,快慢相间”的目的,以合阴阳互生,阴阳互济,阴阳合度法理。
现在有些人因缺乏用传统哲学的辩证观认识和理解太极拳的拳法、拳理,以至从思想认识上进入了只要慢与柔至极,就会“自然”地“转化”到快与刚的误区。却不知快与慢、刚与柔的转化不仅要一个“久而久之”的转换过程,还必须在心理功能和生理功能上付出一定的代价。这里所讲的“久而久之”与“付出”,就是时间加辛苦和正确手段的”转化”修炼。为了转化,一代宗师杨健侯“因父督促甚严,终日苦练,长感不堪忍受……”{顾留馨《太极拳术》);为了转化,一代宗师陈照奎“一起床出去跑五十米……一口气练十趟拳。然后再做一小时的单式练习”(妥木斯《忆陈照奎老师谈拳》);为了这种转化,“按吴图南先生的要求,每个定势要保持六个呼吸……非一般习练者所能”(于志钧《太极推手修炼》)。宗师们为了转化,膏晷相续朝习暮练,付出了常人难以承受的代价,因而功夫炉火纯青,并为后辈树立了反向修炼的典范。
不求转化,一味求慢、求柔,以图“自然”练出快与刚的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是犯了“躐等”的错误;而不求转化,盲目求快、求刚,以图能快能慢、能刚能柔的想法又犯了“不速求速则伤气,无力努力则伤血”的“急就”错误。只有寻太极拳规矩”按步就序,循序渐进”,由”慢到十分”的”慢以审敌”而求“快到十分”的“急如闪电”;由“极柔软”的“柔化劲”而求松、活、弹、抖的“极坚刚”的“刚落点”,才能反向修炼出太极拳的真功夫。
以上,笔者仅就快与慢、刚与柔的关系谈了反向修炼的一己拙识。其实,太极拳的反向修炼远不仅此,诸如有形的形体运动,必须以无形的心意的虚静和内气的顺遂为主宰:上肢的轻灵必修以下肢底盘的沉稳为根基;欲求制人,必先克服主观的盲动,才能随人而变的“因敌变化示神奇”等等,这些都是老子”有生于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大成若缺,其用不蔽,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如诎,大巧如拙,大赢如绌,大辩如讷”的反向思维观点在太极拳的修炼中的具体应用。由此,笔者以为,太极拳的修炼过程同逻辑电路(编者注:“逻辑电路”,即以二进制为原理、实现数字信号逻辑运算和操作的电路。最基本的有“与门电路”、“或门电路”、“非门电路”。“与非门”亦是一种基本逻辑电路,是“与门”和“非门”的叠加)中“与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十分相似:“与门”电路只有在输入端的所有输入信号都满足条件时,电路才会有输出信号。而太极拳修炼,只有当入手练习的心境、气顺、形柔都合乎拳理时,才能修炼出其终极功夫;从反向修炼的角度看,太极拳又是一个“与非门”电路,那就是“与非门”的所有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在相位上有着相反的关系;而太极拳是由慢、均、松、柔入手修炼,可达快、变、沉、刚的功夫。
所以,研习太极拳必须要有反向思维的观念,并用传统文化的理念和传统哲理的思维方式,“心、气、形”三要素并举地去探求它的博大精深,才能使它真正地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不致使”修炼太极拳是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成为空谈。
上一篇:李氏形意太极拳修习见闻-杨祥
所属类别: 信息之窗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