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先生你好,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就是练拳中是否每一个动作都要有意念引导,例如按出的时候想着力从脚下传递到手掌,还是说没有任何意念什么都不想的去打拳,您能否就这类问题写篇博文呢?”
杨氏网友:
本人年初没有注意到您的留言,没有及时回复,特致歉意!
您这一问题提得非常好!反映出您能够认真思考,没有套上盲从追风的桎梏。您这一问题具有极广的普遍性,这一问题使得无数学练者彷徨不知所从。小牛一刀网友也曾留言提过这样同类问题,本博客《对小牛一刀网友留言之回复》可供您参考(可从本博客“留言回复”栏博文中找到)。另外“拳理法要领探讨”栏的博文《不要丢弃拳的核心宝贝“心静”》也可以供您参考。
我需要强调和补充的是“没有任何意念、什么都不想地去打拳”是太极拳锻炼必须要时时处处追求、并且是在若干年后能够逐渐不同程度与完全达到的目标。这一目标不是有的人所说的是虚无缥缈不可及的“理想”。说这样话的人他们所谓的这一“理想目标”其实是指“梦想”、“幻想”,实际上是由于自己不得要领达不到一念不挂的“心静”因而不相信和否定有一念不挂的“心静”,是对经典古拳谱所说的“虚灵”、“神内敛”心口不一的抽象肯定具体否定。这样的人其实就像是不承认学珠算能够达到不需要背口诀地打算盘是一样错误的。既然学珠算能够达到不需要背口诀地打算盘,那么,太极拳学练能够达到“没有任何意念、什么都不想地去打拳”也是完全可能的。这“没有任何意念、什么都不想地去打拳”不仅是主观的感觉,也是可以加以客观检验的,达到这种程度的人脑电波测试就是既出现反映清醒的α波增强,同时又出现反映进入无梦深度睡眠的δ波这种普通一般人不可能出现的图像。这种情况古人称之为“心死神活”。这种“心死神活”不仅是上乘、高效的健身长寿的必需,也是太极拳特殊的必需。
需要明白的是“心死神活”与“以心行气”并不矛盾。因为古人所说的“心”有两种所指,一种是“心死神活”的“心”,是指日常的思虑,也就是现代所谓的“意识”,包括了各种杂念,所谓是“心猿意马”,古人又称其为“识神”、“后天”等,其实质就是大脑皮层的思维意识活动;脑电图上的反映就是β波出现,β波活动得越快越强就是“后天”之“心” 越紧张越多。另一种是指中医所说的“心主神”的“心”,就是“以心行气”的“心”;古人又称为“元神”、“真意”、“先天”,其实质就是中枢神经之精神、神经方面的没有日常意识参与的生理功能;脑电图上的反映就是α波出现,甚至在α波的背景中出现了δ波。因此,太极拳锻炼不论达到何等上乘的“心死神活”程度,仍然是属于“心主神”与“以心行气”的。
当然,太极拳锻炼达到“心死神活”是十分不容易的,而且,达到“心死神活”还必需凭借“后天”之“心”的适当帮助。这就像学珠算达到不需要背口诀地打算盘是必需经过背着口诀打算盘来达到是相同的。太极拳学练达到“没有任何意念、什么都不想地去打拳”也是必需经过“有意识”之练拳的。这是因为太极拳的许多动作反应与人之与生俱来的、习惯的反应是不同的,因此初学开始必需有意识地时时处处有所回忆、提醒和体验等“有意识”地去练拳,但这种“有意识”地练拳又是必需在“心静”的指导下进行的。这就是说既必须在精神相对放松的前提下临时地去“用意识”以记忆、提醒、体验、试探、体悟等,又每一瞬间所用意识的数量应该少,不能既想着胯怎样动作,又想腰、肩和膝等怎样动作,应该只想着其中之一甚至其中之一的一部分。还必需慢。不能一想就放弃,应该多提醒和体验一会。而这些各自的“用意识”经过多次重复后必然会形成条件反射,“用意识”渐渐淡漠、减弱,也就必然会达到既可以不去想,又多个提醒和体验等在同一瞬间似乎同时都想到了,之后渐渐达到根本不需要思索就能完成反应。再进而就是能够“没有任何意念、什么都不想地去打拳”了,就像是学珠算达到不需要背口诀地打算盘了。由此可知初学太极拳临时的“用意识”不是“意念引导”,不是“想着力从脚下传递到手掌”,而是提醒和体验等帮助完成实际的、客观的“力从脚下传递到手掌”这种特殊的动作反应。如果没有“力从脚下传递到手掌”这种客观的特殊的动作反应,再主观地用“意念引导”,即使出现了“力从脚下传递到手掌”这种神经过敏的错觉也是没有任何健身与价值的,而且必然还会徒增精神紧张,反而有害健身与武术的锻炼。
由此可见,现代太极拳界特别盛行和主流的当作经典的所谓太极拳是始终必须“意识导引动作”的“用意识”的说法是十分错误的。这种说法也是没有古代经典拳谱与近代太极拳家如杨澄甫先生经典论述之依据的。而现代太极拳界所谓的“意念引导”,原本是出现于八十年代新编时期的带有商业炒作的语言,这种说法是真正的传统所不承认的。因为传统气功所谓的“意”是指“真意”,现代语言属于“潜意识”,也就是“无意识”,不是现代语言所谓的“意识”。将“意念引导”移植到太极拳学练纯属有害正确学练太极拳的误导。太极拳所谓的“用意”主要也是指“真用意”,但其现象是如《杨氏老谱》所说的“无须有心之运用耳”,也就是“不假思索”,不是什么“意念引导”。因此,所谓“意念引导”与太极拳锻炼纯属风牛马不相及是没有关系的。
另一方面,必须明白,“什么都不想地”去打拳、武术应用,如《杨氏老谱》所说是在达到“懂劲”后的,而如果叫没有达到这种功夫的程度人“什么都不想地”去打拳和去推手、对付别人的攻击,比如祝大彤先生所说的“心脑不接”,无疑于是让没有背过珠算口诀的人不背口诀地打算盘、让根本不懂电脑操作的人去盲打,让根本不懂游泳动作的人跳到水里去游泳,那纯粹就是胡说八道。而且,即使达到了“什么都不想地”去打拳、武术应用,仍然是属于“心主神”与“以心行气”的,仍然是属于“心脑相接”的。因为按照现代催眠术术语的说法,由潜意识支配的没有意识参与的动作仍然是属于心脑活动的,现代生理学关于条件反射神经活动的理论也是证明了这一点的。可见,所谓“心脑相接”无论对于太极拳锻炼的何阶段而言都是错误的。
总之,太极拳学练不应该有“意念引导”;而太极拳学练对于“没有任何意念、什么都不想地去打拳”与“用意识”,都既不应该无前提、无条件地乱否定,也不应该无前提、无条件地乱主张。而是应该以“没有任何意念什么都不想地去打拳”为指导和追求的目标,不断以“用意识”创造条件、顺其自然地逐步消除“用意识”,从而同时逐步实现“没有任何意念什么都不想地去打拳”。
kslee网友于2011年5月7日对《太极拳前脚转动应该是实脚还是虚脚》评论如下:
“魏老师您好,我现练的是实脚转的杨式85式。相比以前所练过的虚脚转的郑子太极拳,实脚转的练法会比较“沉实有劲”,而虚脚转的就感觉较“轻灵”。那老师所说的前脚小虚一下的实脚练法是否能平衡兼顾“沉实”和“轻灵”的锻炼目的?”
kslee网友:您好!欢迎探讨!
因本人外出致两月多没有上网,至今才可得以与您以交流,望见谅!
我的认识:武术中之连环进攻与以格打破坏敌人攻击的连续进步,毫无疑义是必需要实脚转的。太极拳在有机会连环进攻这种情况中自然也是没有理由不实脚转的。因为实脚转进步中的身躯没有后移,股髋关节是始终紧抵着的,所以会感觉“沉实有劲”。太极拳的根本是以使得敌人“终不得力、处处落空”的“沾粘连随”破坏敌人的攻击,太极拳是没有以格打破坏敌人攻击如“横格”这种外家拳行为的,因为这种行为是必需以力胜作为成功前提的;而太极拳“沾粘连随”十分重要的典型动态特征是“引进落空”,太极拳套路的每一个拳式几乎都可以也应该体现这“引进落空”。而“引进落空”这种动态特征是必然表现为程度不同身躯后移之虚脚的,因此进步攻击几乎都必然是在虚脚之后;太极拳套路中的拳式几乎都可以是单独的攻防单位,所以凡是真正的太极拳,每个拳式的进步练习应该是虚脚转的。现代太极拳界所谓的“实脚转”其实是身躯、膝盖后移程度很小、动态外形变化不明显的“虚脚转”,与外家拳之身躯、膝盖毫不后移的“实脚转”是不同的。当然太极拳并不排斥外家拳的这种“实脚转”,如上所说,当连环进攻时也是需要这种“实脚转”的,但从太极拳以“沾粘连随”为根本而言,这种“实脚转”不可能是太极拳的典型步法。
现代很多人“虚脚转”是以身躯主动后移牵拉动膝盖后移,被牵拉动之腿的髋关节就会有一种一般所谓“轻松灵活”的感觉,这种所谓的“轻灵”对于太极拳而言其实是“飘浮”。因为这种行为违反了“其根在脚”、“由脚而腿,由腿而身”,十分容易遭人成功袭击。太极拳的“虚脚转”是必需“其根在脚”、“由脚而腿,由腿而身”地由脚、腿往上顶撑着、抵推着膝盖与身躯后移的。这样,在身躯后移的过程中,后脚仍然是可以提起移动的,从而可以更有效化解前方的进攻;而如果前脚遭到攻击,由于后移身躯的重心靠近后脚,前脚又容易迅速移动;即使前脚被攻击到,身体重心的稳定也不容易被破坏,只是要形成这种行为反应的条件反射也即“意”,正如《十三势歌》所说是“势势揆心须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的。以这样的方法“虚脚转”,不论“虚”的程度如何,脚与身躯之间的关节都是始终抵撑着的,因此“沉实有劲”的感觉与“实脚转”是完全相同的。
太极拳所谓的“轻灵”是指移动脚是象鞭子梢被抽动那样“轻灵”地被身躯带动、既局部不用力又不承担身躯的重量;而以上述这样的方法“虚脚转”,不论是“虚脚”还是“实脚”都能够如此,所以,太极拳的“虚脚转”是“沉实”兼“轻灵”的。正确按照上述的方法“虚脚转”,不论“小虚”还是“大虚”都是应该体会到既“沉稳”又“轻灵”的。
以上个人体悟仅供参考。
新浪网友于2011年5月4日对《我对太极拳“转腰”的体悟》博文评论如下:
“此文写的很好,受益良多。如陈式太极中的扫膛腿,转身一周,金刚捣碓中的右腿向前上步。如果以重心垂线为轴,动作就根本做为出来。这里就涉及到了对拳论中“以腰为轴”中“腰”的含义的理解,若以动作来分析,腰似应指肾部的位置。“那么转身后,左肩胯的外侧缘不会离开原来的这条直线而移向这条直线的右边去,或者还会略移向这条直线的左边去,”如果转一下腰,就感觉左胯的外侧还会微向前一点,所以“以胯为轴”泛泛而言是可以的,若精确地说,还是“以腰为轴”的好,不过,这个轴指的是肾部的位置。向左转,以右腰为轴,向右转,以左腰为轴。”
新浪网友:
十分欢迎您能够发表自己的经验与观点参加探讨,对于如何转腰实际动作的认识上我们能够相同,我很高兴,因为这反映了在这一问题上我们有共同语言!实际上练太极拳不是以胯为轴转腰而是以身躯中轴为轴转腰的人是很多、很普遍的,从视频上可以发觉某些现代太极拳名家也是以身躯中轴转腰的。显然这是现代太极拳界一个很大的误区。因此希望在“以胯为轴转腰”这一问题上有共同语言的人能够更多和越来越多!因为在这一问题上有共同语言的人越多,保持太极拳的真传、纠正这一误区的保证就越大。
身躯中轴垂线与身体重心垂线是两个概念。身躯中轴垂线对于身体的位置是不变的,身体重心垂线对于身体的位置是随着不同的肢体姿势与运动而变化的;身体在有的体育运动姿势中,身体重心垂线还可能完全移出到身体外面去。而当太极拳以胯为轴转腰时,身体重心垂线可能与这一作为转动轴之胯重合,也可能不与这一作为转动轴之胯重合;而扫膛腿时,身体重心垂线是必然落于支撑之实脚上,因此必然是与作为转动轴之胯重合或在这一胯之近旁的,不然的话,站立与扫腿是不可能沉着稳定的。所以,“以胯为轴”与“以身体重心垂线为轴”在有的情况中是一回事,在有的情况中不是一回事。
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中不存在“转腰以腰为轴”这样意思的词语。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中只有“气如车轮,腰似车轴”、“气为旗,腰为纛”、“主宰于腰”这样的话。其实这些词语的意思是相同的,就是太极拳之“腰”对于“气”(即包括“劲”等所有传递性人体力量)而言就象是“车轴”对于“车轮”。“车轮”是被“车轴”所带动的,太极拳之“气”则是被“腰”所带动的。这是十分正确的。由此可见“气如车轮”与“腰似车轴”是不能分拆开来引用的。这就好比可以说“电子手表的表针如车轮,电池似车轴”,并不是说表针是以电池为轴转动的是同样的道理。太极拳转腰虽然是“以胯为轴”,但转腰之躯体的力源是腰脊,(当然,躯体力源之力是源于脚的。)胯不是躯体的力源。显然,“气如车轮,腰似车轴”与“转腰以腰为轴”是两回事;而“气如车轮,腰似车轴”与“以胯为轴转腰”也不矛盾。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之所以提出“以腰为轴转腰”,含糊、自以为是、断章取义地将“气如车轮”撇开、错误地理解“腰似车轴”这一经典词语也是一个原因。
古代武术界中很多语言都是模糊概念的。模糊概念的语言无疑是人类思想交流的必需。古代武术界中很多模糊概念的语言也是如此,比如将“力”、“劲”都称为“气”,将运动中局部的不用力称为“不用力”也是这样模糊概念的语言。但现代武术界中很多模糊概念的语言是由于牵强附会产生的、是没有必需保留之必要的。现代有人将“胯”称为“腰”、称为“肾”,这种表述法显然就是属于牵强附会的,而且容易令人发生误会,因为无论中医和武术,“胯”主要是指髋关节(有时指其附近),位置在坐骨盆之下;“腰”则是指第一骶椎之上五个腰椎除了腹部的躯体部分或腰脊,位置在坐骨盆之上;“肾”的位置在第二腰椎的近旁,既在坐骨盆之上,又在腰椎与髋关节之间,与“腰脊”、“ 髋关节”都是两回事。有人也有将左右“腰眼”称为左右“肾”的,其实中医所谓左右“腰眼”的位置也要比人体内脏之左右“肾”低。中华武术发展到走向世界的今天,语言表述应该尽量准确、科学与现代化,与历史文献几乎没有关系的不准确不科学的语言是应该清理掉的。考究将“胯”称为“腰”、称为“肾”这种称谓,主要发生在小范围群体的口语中,发生的时间可能最早仅在近现代交界之际,没有出现在太极拳近代的经典文献中,在现代的武术杂志中也几乎是难是很少见的。因此,这样的称谓是没有必要再保留的,更是没有必要再扩大影响与使用的。
日常所谓的“转腰”锻炼有多种形式,如以腰椎为轴的左右转、以左或右胯为轴的左右转、先顺时针后逆顺时针的8字形转、先逆时针后顺顺时针的8字形转、腰部如背向面盆紧贴着面盆移动的转、腰部如面朝向面盆紧贴着面盆移动的转等,都可称为“转腰”。太极拳所谓的“转腰”,“沾粘连随”中典型的最常见的并不是单单的“以胯为轴转腰”,而是“腰部如面朝面盆紧贴着面盆移动转圈” 兼“以胯为轴转腰”的“转腰”,而且这“面盆”还有向自己移动的趋向。此外,太极拳所谓的“转腰”也还有其它的转腰形式。因此,太极拳所谓的“转腰”也是一个模糊概念的术语。太极拳每一个具体拳式“转腰”的准确说明,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而“以腰为轴”既属于概念模糊、不能作为精确说明之用语,而且没有经典文献依据、又与实际不符合,是应该属于在今后太极拳交流使用中废除的语言。
以上仅个人认为,供太极拳同仁们参考。
太极闲人网友于2011年4月28日留言:“魏老师:您好!读了您的文章让学了三年太极的我感到特别受益,心中许多疑惑与问题,在您的科学而深厚的理论功底和长期实践体悟的文章中得到启发,您的文章我都认真拜读。借此谢谢您!在此想请教一问题,能否系统地写一写有关“气沉丹田”问题?因为这一问题确实太神秘了,…… 另这个“气”与传递性的“气”关系如何?”现回复于下:
“气”是什么?“气沉丹田”是怎么回事?“气沉丹田”之“气”与太极拳引起动作的“气”是什么关系?这是学练太极拳很具普遍性的两个问题。现谈谈我的认识:
(一)“气沉丹田”不神秘
应该知道,“气”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有十分多概念的词,可以说是一个万用的代词,从宇宙之大到微粒之小,从无形的精神到各种实体存在、无论何物何事、都是可以用“气”来表示的。修练道家内丹功,位于下腹部的下丹田会发热并会感觉到有一股温热流溢出在体内流动循环,这股温热流就被称为“气”。这是道家内丹功修炼到了一定层次才能够发生和体验得到的一种特殊的生理现象。道家内功这种“气”与呼吸有一定的关系,但显然不是呼吸进出肺部之“气”。呼吸进出肺部之“气”毋庸置疑是大自然中的“空气”,是一种多成分的气体。中华武术普遍有“气沉丹田”之说,这“气沉丹田”的“气”则与上述道家内丹功所谓的“气”、“空气”又是不同的“气”。至迟从周秦时代开始,古今汉语中都存在着“气”、“劲”、“力”相通称的情况,有合称为“气力”和“力气”的。“气沉丹田”的“气”的实质就是这种“气”。因此,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杨氏老谱·太极力气解》、李亦畲先生的《五字诀》、杨澄甫先生的《太极拳使用法》中都明显有把“气”与“劲”视为同一的反映;李雅轩先生则在他的《随笔》中明确把“气沉丹田”和“劲沉丹田”通称,孙剑云前辈在《孙式太极拳诠真·孙式太极拳的特点》中也把“气”视为是“劲”,陈鑫先生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人身缠丝正面图说》中则更直截地指出“劲即气”。这些文献所说的“气”其实质就是人体内力,只是其中强度大的又被称为“劲”。由此可见,武术中所谓的“气沉丹田”,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人体的内力沉降于小腹部这样的一种人体力学现象。
必须明白,国际语言学名著反映:语词多义是世界各民族语言的普遍现象。这是世界各国语言学家的共识。这种现象在中国近代之前的语言中尤其的多。打个比方就像民间草药,不同的地方相同名称的草药却是不同的草药,而不同名称的草药却又是相同的草药,在《中草药大辞典》中可以发现这种情况是数不胜数的。究其原因,与历史上交通不便、信息不通、交流不普遍、没有一个权威、统一、规范的依据、如何语词地可以被引申使用等等因素都有关系。尽管现在每一种中草药都有了一个统一的学科名称,但由于这些称谓在各地民间的使用不仅有相当的地域,而且有相当的历史,所以就历史称谓而言,是必须有它们的存在,不能说哪种名称对、哪种名称错。这种情况即使到了现代,在科学论文与权威、统一、规范的教材中出现的名词在使用中也出现了不同的概念。比如“条件反射”与“无条件反射”,这是苏联医学家巴甫洛夫最先提出,在现代医学教材中概念统一的名词。然而,从很多杂志的文章中可以发觉不少人将这两者的概念颠倒互换了。虽然这是必须纠正的,而就另一方面对这些作者观点的理解而言,则应该根据文章的语言环境认识到他们所说的“条件反射”其实是指“无条件反射”,而“无条件反射”其实是指“条件反射”。而“气沉丹田”也是这样的语词。从文章的语言环境分析,近代有的先人如郑曼青先生所说的有的“气沉丹田”其实是指道家小周天功的“气归丹田”,就是上述道家功修炼中温热流感觉的“气”从喉头向下沉降到小腹之内很小一个地方“丹田”的现象,是一种与人体动作(包括武术动作)无关的人体特殊的生理现象。而郑曼青先生所说的有的“气沉丹田”则又与杨澄甫、李雅轩等先生所多次反复强调的与武术动作有重大关系的“气沉丹田”是相同的,是指中华武术中普遍所谓的“气沉丹田”。这种将“气沉丹田”与“气归丹田”混称,无非是各人语言表述的不同而已,而就现在的研究学练而言,显然是必须分辨清楚郑曼青先生所说的哪些“气沉丹田”是气功锻炼范围中的生理现象的“气归丹田”,哪些则是与杨澄甫、李雅轩等先生所多次反复强调的“气沉丹田”是同一概念的。
人体力学现象的“气沉丹田”是有着生理现象的“气归丹田”所没有的特点,那就是就效果而言,能够使得人体的重心下降从而站立、行走稳重而使得两脚能够移动轻灵,使得人的躯体底部成为肢体动作的动力源等。这种人体力学现象其实是普遍存在于许多技艺中的,是许多技艺提高水平的重要技能。比如吹笛子必需用“丹田之气”,歌唱也必需用“丹田之气”,悬腕书法写作也必需用“丹田之气”。如果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吹笛子与歌唱就会尤其嘹亮与轻松,书写就会有“入木三分”的效果。如果不是这样,就反映技艺还是属于低层次。而使用“丹田之气”就必然需要“气沉丹田”。中华武术中“气沉丹田”与“丹田之气”更是十分普遍地应用着的。尽管“丹田”、“气”都是道家的概念与术语,佛家与佛家拳原本是没有的,然由于相互渗透、吸收,有的禅僧不仅接受这种概念与术语,还传播这种概念与术语,如历史上著名的道家内丹功大家清初柳华阳就是禅僧;而武术中拳主要拳种之一的心意拳就十分讲究“气沉丹田”。当然,各技艺、各拳种的“气沉丹田”应该是各有特点的,尤其是太极拳与外家拳的“气沉丹田”应该是有所不同的,但原理是基本一样的。由此可见,“气沉丹田”是一点也不神秘的,更谈不上是“玄之又玄”的。
(二)“气沉丹田”的机理怎样
太极拳的“气沉丹田”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的体悟,形成的原因是人体从颈开始的所有运动肌由于放松而发生层层微微的沉坠从而引起内力下降于小腹,然而头的高度又毫不下降。运动肌放松了为什么会发生沉坠?这是因为肌肉所谓的“放松”就是“松弛”,就是没有了收紧的自身作用力,由于地球的地心引力,肌肉就必然向下坠降。所以,对于太极拳而言是“松即沉”,这是太极拳所谓的“放松”与许多气功所谓的“放松”又一个本质的不同。因为许多气功是不必追求“沉”的。现代有的人喜好玩文字游戏。喜爱“放松”与“柔”,不喜爱“松弛”与“软”,更不喜爱“松懈”;喜爱说“松而不弛”、“松而不懈”与“柔而不软”。其实,对于肌肉而言,“放松”就是“松弛”、就是“松懈”,肌肉放松了就必然相对较“软”。“放松”、“松弛”与“松懈”是同义词,“柔”与“软”也是同义词。无非往往“放松”是褒义词,“松弛”是中性词,“松懈”是贬义词而已;“柔”与“软”则都是中性词。对于太极拳而言,所谓肌肉彻底放松就是肌肉的状态与完全休息时是一样的“松弛”与“柔软”。许多人以为“松弛”、“柔软”就是没有力量,这是错误的。泡沫塑料是“松弛”的,但飘在太空中的泡沫塑料可以将宇宙飞行器的金属外壳洞穿;麻雀很软,但在空中遇上飞机,也可将飞机的玻璃洞穿。世界上的力量在一定的条件下都是可以传递的,鞭子很软,你能说挥动的鞭子没有力量?因此,肌肉的彻底放松与没有力量这是两回事。并且,人体肌肉“放松”其质量仍然是存在的,肌肉层层沉坠与头的高度毫不下降就必然引起肌肉重力的下降,也就是身躯的重心下降了。必需明白的是这种肌肉沉坠是体内的反应,具体地说是肌鞘内的沉坠,因而是没有外形的变化,但确确实实有自己的感觉。而且,“虚领顶劲”还必需依赖于这种头的高度毫不下降的肌肉沉坠,所以这“虚领顶劲”与“气沉丹田”是“不顶之顶”与“不沉之沉”。而这种情况到了一定程度,就像是在凳子上放置了重物凳子变得稳固一样,必然会感到站立、行走稳重了,而肌肉重力下降也就是人体的内力下降又会引起内力在小腹部位的积蓄,这团力量又成为在腰脊的作用下身躯向下输送力量的动力源了。正是因为这样,由于地面的反作用,由于地面的质量远大于人体。从而可能发生比人体的重量还大得多的力量,人体的下端即脚同样出现这种力量,又由于人体适当反作用的反应,这股力量就会由脚向上传递,在腰脊的支配下传递到两上肢与另一下肢。这样,尽管手臂具有了比手臂本身能够发生的力量还要强大的力量也就是“劲”,然而,手臂局部又是不用力的;而脚有了腰脊传送的力量,也才能够变得“轻灵”了。当然,在腰脊的控制下,这股力量也可以很小被称为“气”。“气沉丹田”发生与作用的机理无非就是这样而已。由此可见,“气沉丹田”对于太极拳是何等的重要。显然,如果没有“气沉丹田”,也就没有传递性的力量,要出现手臂不用力又能够有力是不可能的。因此如果既没有“气沉丹田”又说是“不用力”的在练太极拳,那么可以完全肯定这是属于“无气微力”,不是太极拳所要求的“有气无力”,仍然还是在用微小拙力打拳,虽然有太极拳的外形,只能认为是初学的、低层次的,甚至根本就不是太极拳,很可能是模仿太极拳外形的气功导引而已。由于“气沉丹田”的实质是躯体的内力沉降。而逆腹式呼吸的呼气胸腹间的横隔肌下降,从而腹压增大,也能够引起内力下降。可见逆腹式呼吸的呼气是有助于“气沉丹田”的。所以太极拳当尤其需要“沉着”比如发劲时,随着不断锻炼会自然地发生逆腹式的呼气。但是,逆腹式的呼气又并不是引起内力下降引起“气沉丹田”的唯一原因。
如上所说,既然“气沉丹田”的重要功效是使得人体的重心下降从而站立与行走稳重而两脚移动轻灵、使得人的躯体底部成为肢体动作的动力源等。那么,将身躯松沉的力量不经过“气沉丹田”直接沉到脚不是更方便吗?然而,如果这样的话必然出现的结果就是:①由头颈开始向下松沉直接到达脚的“气”因为没有经过聚蓄,就必然分量不足。这就像是自来水公司没有水塔,水库的水直接流到千家万户去,水就流不到高楼层的百姓家里去了。②身躯的底部没有向下力量的聚蓄,身躯就缺乏了足够的沉稳。③太极拳的“轻灵”要求在腰脊的控制下身体重心在两脚迅速灵活转换,因此“气”必需在身躯的底部有一个就近的中转站,如果没有就近的中转站直接沉于脚,必然会造成两脚的活动都重滞呆迟而形成“双重”,那么,太极拳的“沉着”与“轻灵”就都无法实现了。因此,太极拳没有“气沉丹田”是不允许的。
(三)“气沉丹田”与太极拳引起动作的“气”是什么关系
太极拳引起动作的“气”,就是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十三势歌》所说的“气遍身躯不少滞”的“气”、《十三势行功心解》所说的“以心行气”与“以气运身”的“气”,其特征是“由脚而腿,由腿而身”、“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起来说,是一种由脚开始向上传递,可以一直传递到手指的力量。从运动力学角度说,就是人体的“动量传递”。其传递形式是波浪形的,感觉就像是挥动的彩练(也就是绸带),所以又被称为“如练一气”。这种传递性力量的动力源当然不是在脚而是在“丹田”;这种传递性力量之所以能够传递也不是凭意念可以实现的,而是必需一系列的身法要领共同作用才能形成的。但就与“如练一气”的关系而言,分析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这“沉于丹田之气”是不属于“如练一气”的。为什么呢?可以用确定江河来作比对。比如现在已经确定长江的源头是青藏高原腹地的当曲。那就是说,长江的长度是从当曲某地到入海处。但当曲的水当然不是当曲产生出来的,而是雪山上的积雪融化流下来的、高原各处的地下水渗出来的等所汇聚形成的。然而,尽管如此,谁也不会认为长江是从雪山顶开始的。而且国际上所采用确定河流正源的三个标准是:①河源唯长,②流量唯大,③与主流方向一致。按照这样的确定标准,长江就应该是指从当曲某地到入海处,而不是从雪山到入海处。太极拳“如练一气”也是这样,显然“如练一气”的“主流方向”是“由脚而腿,由腿而身”。显然,从头颈向“丹田”松沉之“气”还没有汇聚,不是“量唯大”;“沉于丹田之气”则由于还没有与地面发生反作用,也不是“量唯大”。所以虽然从头颈向“丹田”松沉之“气”是“丹田之气”之源;“丹田之气”是“如练一气”的动力源,但都还是原料,而且也都不是“与主流方向一致”的“源唯长”,因此都不属于“如练一气”。只有“其根在脚”向上传递的力量才是“源唯长、量唯大与主流方向一致”的“如练一气”。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这样的结论不仅在理论上说得通,而且可以由实践真实地体验与证实。因此有人说上下肢的力都是由腰腹直接分流传到两上肢与两下肢的,又有人将太极拳说成是以“丹田”为中心的运动体系的,不仅违反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主宰于腰”与“其根在脚”等理论,在运动力学理论上说不通,而且也是不能由实践真实地体验与证实的,显然都是不正确的。
(四)如何“气沉丹田”
具体如何“气沉丹田”呢?近代太极拳家有很多的论述。如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说:“太极之气沉丹田怎样可以做到呢?那就必须先松心,后松身,心身俱松之后,其意气便可自然的沉到丹田了,而不是使硬力将气意压到丹田去的。如是用硬力将气意压下去,那就会弄得周身不舒服,甚至身体发生疾病,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学者应当多加注意。”还说:“每练功一定要把劲沉在丹田,如能丹田里沉下劲去,人的气度一切就要变了,如沉不下去,那一切神气态度都是浮的,所以练功须练到气沉丹田这一步。”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视本末》中也指出“气沉丹田”是“气逐渐积于丹田,非实腹也,慎之”。分析这几段话,除了对于“气沉丹田”重要的强调外,有关方法的内容可以归纳为四点:
①气沉丹田形成的原因是心身放松因而体沉与松软着练拳,呼吸不是主要因素。
②气沉丹田是自然、逐步形成的,不是人为一下子可以形成的。
③要追求在太极拳的学练中始终气沉丹田。
④有人将错误的“气压丹田”的“实腹”当作了“气沉丹田”。这是应当“多加注意”与“慎之”的。
我的体悟,精神的安静对于“气沉丹田”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精神的安静又不是“气沉丹田”的组成部分。有篇杂志文章介绍“气沉丹田”说当练道家功精神安静到了一定层次,会突然感到有一股气由胸沉降到了“丹田”,体会到了“虚胸实腹”。显然,这所谓的“气沉丹田”也是一种纯属于气功特殊生理的“气归丹田”,不是武术中所谓的人体力学现象的“气沉丹田”。因为武术所谓的“气沉丹田”是不可能仅仅由于精神安静而一下子发生与出现的。武术所谓的“气沉丹田”主要是肌肉实际松弛因而内力沉降形成的。而且是如李雅轩与郑曼青先生所说的是由于长期松软着练拳自然、逐步形成的。就是说“气沉丹田”是一种技能,不仅仅是方法。因此,初学者是不可能用什么方法能够一下子达到的或发生飞跃性突变出现的。
初学者如何自然、逐步达到“气沉丹田”呢?我的体悟那就是李雅轩先生所说的“松软着练拳可以有丹田的沉着之劲,”就是要全身在“虚领顶劲”的前提下放松,尤其是要追求手臂的动作都是被身躯所带动、催动的,肩臂在动作中不能主动局部用力,随着身躯带动、催动手臂动作的部位逐渐下降到腰骶部,渐渐就会感觉到腰骶部有似乎微脹的沉重感觉和小腹部有一股向下催动的动力感觉,站立、行走会感到尤其的稳重与轻灵;而且逆腹式呼气时就会尤其感到这种感觉的增强。根据近代太极拳家的论述,这种现象就是“气沉丹田”。必须要十分注意的是这种放松必需是与“虚领顶劲”相互促成的,是体内的。所以,“气沉丹田”主要并不是外形方面的,也不是小腹局部的感觉,而是一种由于“虚领顶劲”前提下全身放松渐渐自然形成的有上述武术效果的技能。
对于“气沉丹田”的感觉,初学时既要有意识地培养,又不能刻意地追求,就是说不能努力地去想。如果努力地去想,也是会出现这种情况的,但这是神经过敏的错觉,是不真实的;只能是渐渐地顺其自然地不求而得,水到渠成,而且当达到有了“气沉丹田”的感觉后还必须渐渐使得这种感觉成为不假思索的无意识的反应。当然,“气沉丹田”的水平是随着太极拳功夫的提高而提高的,就是说太极拳功夫越高,“气沉丹田”引起的“虚领顶劲”、稳重、轻灵与向下催动的动力就会越明显和越大。这样,太极拳不易被引动的能力、沉着与轻灵的能力、传递“如练一气”的能力、不用力的能力、爆发强大内劲的能力都会提高。可见“气沉丹田”是太极拳功夫提高的重大特征之一。因此,不仅太极拳经典古拳谱中出现了“气沉丹田”,近代太极拳著作反映凡太极拳家都是十分重视和再三强调“气沉丹田”的。如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就两次提到了“气沉丹田”,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也多次提到“气沉丹田”,在不少动作的论述中还都特别指出是用“丹田之气”。还强调说:“所以太极拳的功夫,对气沉丹田这一规则是很重要的。”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视本末》中也多次提到“气沉丹田”,并将“气沉丹田”列为杨澄甫先生家传的太极拳要点之一,还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视本末》中强调:“体能沉已善矣,尤须加以气沉丹田。”吴英华、马岳梁先生在《正宗吴式太极拳》中也将“气沉丹田” 列为要点之一。
太极拳锻炼当有了这种“气沉丹田”的感觉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这种感觉在练拳中始终存在,如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所说的“在任何形势之下,我的气意始终是沉着的,绝不会使气意浮起。”当然,这不是仅仅“松软”练拳所能够实现的,还是必需要有多种要领共同作用的。其中尤其重要的是所有的动作都必须是起于脚的,身躯是不应该主动活动的。
现在太极拳界的事实是有许多人包括某些全国闻名的名家自以为是地误解了“气沉丹田”,将人为强行向腹部努力、憋气使腹压增加、腹部鼓大当作了“气沉丹田”;甚至有以上体下屈强行压缩胸腰椎使得腹部鼓起来、如气功表演与练某种功那样使得腹部鼓得气球一般自以为是“气沉丹田”,并且将这种错误的做法说成是“正宗秘传”传授给弟子门。显然这样错误的做法既与身躯的松沉没有关系,也不能使得自己站立、行走稳重与轻灵,更不能由小腹向腿脚提供动力;而且这种错误的做法是违反自然的,必然还会损伤身体的健康。所以这种所谓的“气沉丹田”与太极拳的“气沉丹田”当然是风牛马不相及的,显然是近代许多太极拳家都再三强调指出必须要纠正的错误。从这一种现象也可以使人明白,现代太极拳界有的名家有的所谓“正宗秘传”其实是自己想出来而冒充为是“代代相传”的,而且是错误的。对此,太极拳学练者是应该有所警觉的。然而,众所周知,现代太极拳界有位名家一再公开地否定“气沉丹田”,甚至搬出一位少林僧人否定“气沉丹田”的话,以此强调武术中讲“气沉丹田”是错误的,还说太极拳的“气”应该直接沉到脚,不能沉于丹田,说“太极拳家一般不提气沉丹田……气沉丹田有悖太极阴阳变化”,还说“气沉丹田”会损害健康。这些说法反映:一、这位名家不了解“丹田”说是道家的理论,并不是所有佛教徒都信奉与懂得的。二、这位名家无视太极拳经典古拳谱与杨澄甫先生等近代太极拳家以及无数太极拳先人包括吴氏正宗传人前辈的教导与无不十分重视“气沉丹田”的事实。三、这位名家将许多太极拳家所屡屡强调必须纠正的向腹部努气、憋气的错误做法当作了“气沉丹田”。显然这位名家这种否定“气沉丹田”的说法反映了这位名家并没有得到太极拳“气沉丹田”的真传和没有真正的太极拳实践经验,是信口雌黄的胡说八道。对于这种标新立异恣意否定历代太极拳家关于“气沉丹田”的宝贵理论与经验的错误说法,太极拳学练者更是应该严肃批驳、坚决唾弃的。
2011年7月12 日,海阔天空网友发纸条给我说:“魏老师:您好!我有一个不成熟的问题想请教。我们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是要将我们脊椎拉直,以便减少力量传递过程中的损失。但人体脊椎的生理曲线,是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它的作用不言而喻。那么,现在这样练习太极拳,对身体有负面影响没有?要注意些什么?” 现回复于下:
十分感谢海阔天空 网友提出关于“练太极拳需要脊椎拉直”这个问题来探讨,因为这个问题是一些名家的热门话题,在现代太极拳界造成困惑的人非常多,被误导的人也非常普遍,因此,这样的探讨如果能够引起尽量广的关注,对于真正的太极拳是很有好处的。我将您纸条的内容按照我的思考整理为5个问题:逐条将我的看法分述于下,供参考:
①练太极拳需要脊椎拉直吗?
练太极拳需要“脊椎尽量直”这是没有疑问的。这“尽量”的前提是“自然放松不用力”。因此,我认为“脊椎拉直”这句话应该换为“立身中正”比较好。而“立身中正”应该是包括三个要素,一是脊柱尽量自然竖直,就是脊柱自然不用力状态的直竖,因为无疑整个身躯放松必需要有这样状态;二是脊柱不扭曲,具体地说就是两肩连线与两胯连线几乎始终是成平行线的,或者称为“肩胯相合”,身躯的放松与劲力使用最顺遂必需要这样的状态;三是脊柱基本是垂直的,这是因为这样的状态脊柱才不需要横向承负躯体肌肉的重量,脊柱也才可以是最放松的。然而,必须明白的是这样的要素不仅是方法,主要还是正确实现“如练一气”的结果。就是说学练太极拳“立身中正”不是为了完成这三个要素去规范姿势,而是在正确完成“如练一气”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结果,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就成为东施效颦了,那么,即使外形上这三个要素都达到,也是属于矫揉造作的。另外这三个要素中的“脊柱基本垂直”也不是绝对的,从图照音像资料上可以看到有的近代太极拳家如杨澄甫先生后期的拳架、李雅轩、濮冰如、郑曼青等先生练拳时的身躯都是基本垂直的,而董英杰先生练拳时的身躯是有明显前倾的,难道可以认为董英杰先生练拳没有“立身中正”吗?当然不能。因为是不是“立身中正”,主要的判断标准是重心稳定,身躯再垂直重心不稳定也是不属于“立身中正”的。所以身躯虽然前倾而重心稳定当然也是属于“立身中正”的。而太极拳无论是身躯基本垂直也好,身躯有明显前倾的也好,脊柱都是有时时后撑与前撑的,身躯基本垂直则比较容易脊柱的后撑与前撑,而身躯基本垂直主要也是脊柱后撑与前撑形成的。所以从高要求说,练拳最好身躯基本垂直。
②练太极拳怎样拉直脊椎?
脊柱尽量自然竖直是“立身中正”的一个要素。现代太极拳界常形容为“上下对拉拔长”。出版物中“对拉拔长”这句话最早是沈家桢先生在《陈式太极拳》一书中提出来的。不过我知道许多人将“上下对拉拔长”理解为了身躯向上下相反方向的主动对撑,这样的做法是违反太极拳自然放松原则的,所以我认为最好还是用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中的“提顶吊档”来替换“上下对拉拔长”。因为“提顶吊档”反映了“立身中正”是由于“顶头悬”与“沉胯”引起的。就是整条脊柱在尽量自然竖直并且不用力地保持这样的状态下,全身从头颈开始的运动肌尽量放松,这样,由于既头顶毫不降低高度,全身的运动肌又由于放松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内在的松垂,所谓是“肉沉骨不沉”,这样就会感到像是头被提吊着或向上顶住、整个身躯悬空而整个身躯从头颈开始向下沉坠而被拉长的感觉。用“提顶吊档”来表示是十分恰当的。古人早就有了十分恰当的形容这种状态的语言,我们后人何必要再用不是很恰当的语言来表述呢?而练太极拳也正是以这样状态的方法来“拉直脊椎”的。
③脊椎可以拉直到生理曲线消失吗?
练太极拳当然应该尽量自然地挺直脊椎,这是因为不少人由于不卫生的不良生活习惯,脊椎发生了畸形,比如拱背、突臀、过度挺胸等等。然而,用脊椎自然挺直与放松的方法是不可能将脊椎拉直得生理曲线消失的。用这样的方法脊椎最直就是呈现最佳的生理曲度。正如您所说“人体脊椎的生理曲线,是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亿万年进化过程形成的脊椎生理曲线不仅有代代遗传的解剖结构特点,这种结构特点不是一个家族几代内可以形成的,更不是有的人所说的一个人几十年、十几年内可以形成的。而且这种结构特点是人类保证良好生存质量的生理需要。这就像重力、大气压是人类在亿万年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理需要,人如果在失重与没有大气压的环境中生活就会发生多种病理变化是同样的道理。有的名家钻牛角尖,将“立身中正”臆想为是脊椎就像是直尺那样的笔直,这样的人中甚至还有是执业西医师的,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学解剖学的;其中也还有名家努力想让别人明白脊椎怎样笔直,将一些图照插到著作中,示意“立身中正”时当后背贴着墙壁,背脊的肌肉就全部与墙壁相贴,这是很错误的,也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一、人体脊椎是上小下大,假设脊椎笔直,当脊椎的后侧全部与墙壁相贴,脊椎的纵轴就是后仰了,不可能是垂直的了;二、人类遗传决定的脊椎与椎间关节面解剖结构就是造成脊椎生理曲度的因素,比如下部几个腰椎就是后侧略厚、前侧略薄。以自己身躯局部主动的力量强行使得躯体后背都与墙壁相贴既是非常费力、非常不自然的又是极其困难的与不可能的,是一种无谓的消耗体力与人为的使得躯体非常僵硬。而如果用外力,也是不可能将脊椎拉得笔直的。比如《按摩与导引》86年第8期就报导空军长春医院将人以肩与腿作为两端,采用120至200公斤的大重量牵引,也是不能将人的腰椎拉直,只能将病态变直的腰椎拉得恢复其生理曲度。现代医学反映无论是人的颈椎或腰椎的生理曲度一旦消除就必然会发生多种疾病,或者就是多种疾病的症象。一个人经x影象检查如果发现腰椎间盘膨出甚至突出,这个人不一定就是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而一个人经x影象检查如果发现腰椎变直了,这个人就肯定是患有腰椎疾病的,往往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所以现代太极拳界普遍存在的要使得脊椎变直到生理曲线消失,这是一种十分荒谬的说法。
④人体力量传递需要脊椎拉直到生理曲线消失吗?
人体力量的传递需要脊椎自然竖直,但不需要、也不允许局部强行用力将脊椎变得畸形的直,无论是腰椎、胸椎还是颈椎的自然生理曲线消失都是属于畸形的直。但必须明白,仅仅脊椎自然竖直放松了,人体力量仍然是不可能由下向上传递的。有的名家说“立身中正”了躯体全部放松了人体的力量就能够传递了,这是自欺欺人忽悠人。运动力学指出:人体力量的传递也就是“动量传递”必需要有人体相关各环节的“相向运动”的相互反作用。自然界“相向运动”的一种形式是如打台球中向前滚动的A球撞到不动的B球,A球立即停止滚动而B球立即向前滚动这种力量的传递,有点像电子学中的调频传递;还有一种形式是波浪的后浪推前浪,一浪推一浪,一浪下去一浪上来,有点像电子学中的调幅传递。其实这些传递形式实质是一样的。太极拳躯体力量的传递就像是这种后浪推前浪将力量由下往上传递的。当然,这种动态不会表现出波浪,如果表现出了大的波浪,应该说是过头了,反而会妨碍力量的传递,因此,那种外形明显的所谓“命门后突”、“鼓命门”是错误的。但是,这种波浪传递自己是有感觉的,别人也是可以由同时摸上下背感觉得到的,我教别人往往在头几天就让同时上下摸我的背部,使其明白如何撑脊和身躯几乎垂直的自然竖直主要是撑脊形成的;同时也强调身躯的自然竖直不是脊椎的生理曲线消失。而之所以由下而上的力量传递需要身躯自然竖直,是因为这样状态的身躯能够最佳放松,有利于外不见形的波浪形的“相向运动”。其他运动如打羽毛球也证明人体的“动量传递”是需要身躯放松的,如果身躯没有放松,“动量传递”则是极困难的。所以人体力量传递需要的是身躯由于自然竖直的放松,不需要也不允许脊椎消失生理曲线的笔直。
⑤脊椎拉直到生理曲线消失对身体健康有不利影响吗?
虽然脊椎是不可能人为自行使得生理曲线消失的,但是练太极拳的人中确实有人由于一些名家的宣传和盲目、片面听信老师的指导而局部用力使得脊椎过分变直,这样对于身体健康肯定是存在不利影响之必然性的,当然必然性不等于就是发生了疾病,而是出现了致病因素。比如使得腰椎过分的畸形变直,有的腰椎就必然向后移,结果几个腰椎间隙必然后侧变宽、前侧变窄,而腰椎间盘纤维必然后侧紧绷、前侧松弛,而这样的局部用力维持,又容易造成紧绷的纤维等肌肉组织疲劳,肌肉组织疲劳又必然容易损伤,这样,单单就运动系统说就出现了腰椎间盘容易膨出和突出的致病因素了。我就确实知道有两个向同一位老师学练太极拳的人前后不久接踵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应该说不恰当地追求身躯过度的笔直是致病因素之一。所以,虽然不恰当地追求身躯过度笔直这种违反自然的做法对于生理上还不知道有什么不良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也不可能有良性的影响;而对于运动系统肯定是致病因素。学练太极拳不论什么目的,总不会是希望给自己增加致病因素的。《黄帝内经》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致病因素就是“虚邪贼风”,这种不恰当地追求身躯过度笔直的行为难道不是学练太极拳所应该避免的吗?应该明白:学练太极拳对于身躯追求的是放松、不用力的自然竖直,不是身躯过度的畸形笔直。
2011年5月2 日,大成拳站桩网友发纸条给我说:“关于‘命门后突’希望能与魏先生交流一点点看法。”又说“魏先生:请问,您摸过别人后腰部向后反弓鼓出去者的后腰吗?也就是‘命门后突’。” 现回复于下:
十分欢迎大成拳站桩网友与我交流探讨“命门后突”。我以自己的亲身经验与自己所具有的有关知识再谈谈对于“命门后突”的认识于下:
我学习武术喜爱钻研,将太极拳作为最主要的武术爱好后更是希望彻底弄清楚太极拳的个中三昧以便能够真正地学练太极拳,于是十分注意搜集研读有关太极拳的书籍。然而有关太极拳的书籍,中国近代著名的、60年代出版的、80年代初开始创刊的前十年左右的全国所有武术杂志、气功杂志与80、90年代出版的太极拳书籍中,我没有看到有“命门后突”的提法。我的印象,中国近代著名的太极拳著作中有很多宝贝,60、80年代的太极拳著作不保守、大多没有卖弄玄虚的,水准也较高,但明显有所拘束,尽管后来看起来有价值的不多,但比较实事求是。如果当时有“命门后突”流传,在太极拳著作与武术杂志上没有出现那应该是不可能的。所以,“命门后突”或“鼓命门”之说可能最早出现于90年代。
我大约是在90年代末才知道有“命门后突”的说法。对这种说法我既感到有点迷惑,又感到有点神秘。我受家庭影响,中医也是我的长期业余爱好之一,我对“命门”还是基本了解的。我知道中医的“命门”是多概念的,其中有指脏象的,也有指穴位的。指脏象的主要有四种不同的学说,那就是“右肾为命门说”、“两肾皆命门说”、“肾间为命门说”、“命门为功能说”等。其中“肾间为命门说”以明代虞抟的《医学正传》为代表。对于这些中医各家学说的“命门”说,现代中医学的观点是没有哪家对哪家错,都是中医临床辩证论治的参考与依据理论。有人说中医发展到了明代,“命门”被确定为在两肾之间了,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而针灸穴位的“命门”是指第二、三腰椎脊柱之后再脊髓硬膜之后的棘突之间的一个点,属督脉。那么,我想“命门后突”的“命门”当然不可能是指“肾间为命门说”的脏象之“命门”。因为这一“命门”的位置在左右两肾中间包括了脊柱之前的腹内部位,在现代解剖学中是没有器官实体的。由于脊柱不可能几节弯曲后突,所以这脏象“命门”即使是实体器官也是不可能后突的。而针灸穴位的“命门”与脊柱没有牵带,算有粗牙签这样个范围,如果后突,岂不是像腰背插牙签了吗?这当然也是不可能的。于是我想这“命门后突”应该是说以“命门”穴这个部位为中心的脊柱向后突。如果真是这样,又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命门”穴之上隔了一个棘突又是一个督脉穴位,之下隔了两个棘突也是一个督脉穴位,而督脉两边旁开三寸内各有两排膀胱经穴位,连督脉共有5排经穴,那么,以“命门”穴为中心的后突牵带着后突幅度几乎一样的穴位就有十多个,怎么可以单称“命门后突”呢?更难理解的是胸腰椎最前曲的不是“命门”穴处,而是第一腰椎处,就是说,腰椎后突是不可能以“命门”穴为中心顶点的。看来,这“命门后突”应该是九十年代对于针灸穴位一知半解、朦胧了解的人一种标新立异、模糊大致的说法。因为大量竞相将经络穴位牵强附会搬到气功理论中去的现象是出现于80年代,继而,太极拳理论中也出现了这种情况,也几乎都是不懂装懂故意将理论画蛇添足复杂化者的所为。其中尤其滑稽的是有人出版了一本《循经二十四式太极拳》,将中医的“子午流注”也搬到了太极拳中去了,说自己怎么研究“子午流注”,看了书才知道原来此人对“字午流注”一窍不通,纯属一派胡言。我觉得所谓的“命门后突”有一点这样的味道,这“命门后突”应该是笼统地指“脊柱后突”,准确的说,应该是指胸腰椎交界处的“脊柱后突”。说“命门后突”无非是为了使得称谓有点神秘与高雅的气息而已。那么,这样的“脊柱后突”到什么程度呢?是略向后鼓一下,腰椎仍然呈现前曲?还是大幅度的“后突”到腰椎变直?还是“后突”到呈现腰椎反弓?这“后突”对于太极拳究竟有什么作用呢?这些都不得而知。
终于,新世纪初,有位老师向我传授、介绍了“命门后突”的具体状态,与约去年《太极秘境》中一太极拳名家向邱慧芳女士所表演的“命门后突”是一样的。这种“后突”其实外形上也是看得出的,是动态的整条脊柱的后撑,“后突”也没有形成脊背反弓。而我摸着他的后背,果然正如我预先揣测的,最“后突”处是在胸腰椎的交界处,并不是在“命门”穴处,这样的“命门后突”其实应该称为“脊柱后撑”,不应该称为“后突”。然而,在练拳时我仔细反复观察,没有发觉他有这样明显动态“命门后突”的出现。而之前我在许多读物中沙里淘金,已经获得了太极拳的许多动作手与身躯的运动趋向应该是相反的这样一个信息,这应该是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有前即有后”的反映。因此,我想由腰开始的“脊柱后撑”是对的。比如在前按时,如果这样的主动“脊柱后撑”可以感到前按的劲力更稳实,而且能够引起身体重心的后移,有利于“支撑八面”站立沉稳等等。遗憾的是直到现在,许多人包括某些名家练太极拳都是手往前身躯也主动前俯,这显然是错误的。于是,我受此启发,之后在练拳中,每一个拳式都有意地尤其主动大幅度地“脊柱后撑”,感到胸肋关节都发生了活动,甚至到了练拳后背脊与胸肋之关节都隐隐作痛,然而我乐此不疲,因为我感到这样练拳尤其沉着稳固有味,应该作为一种过渡的基本功,而这样练引起的隐痛大约有半年左右时间才渐渐适应而消失,而且感到动态幅度不需要这么大就有原来的效果了,动态幅度也就渐渐小了。
不过,经过这些年来的体悟,在我确认了太极拳包括“劲”的“气”就是人体的“动量传递”后,渐渐我认识到这样的练拳法脊柱中上段的主动后撑是错误的,是违反“如练一气”的,对于太极拳武术效果也是有一定弊病的,因而后来就不再这样练拳了。我现在认为“脊柱后撑”应该是由下而上波浪形动态的,身躯支配全身运动的力量应该是由腰骶部位发出的,最先的“后撑”应该还要尽量再低到腰5骶1的这个腰骶部位。我现在感觉这样锻炼各方面的效果尤其的好。而腰5骶1的这个腰骶部位离“命门”穴有脊柱中3个最大的腰椎,如果用穴位来表示,应该称“阳关后撑”更准确些,因为腰阳关穴在第4与5腰椎棘突之间。而这腰骶部位“后撑”的力量是由沉坐由脚传递上来的,因而腰骶部位“后撑”也是有被动的。腰骶部位“后撑”后这“后撑”就再向上传递,引起整条脊柱波浪形被动后撑,所谓的“拔背”其实就是整条脊柱被动后撑的一部分。
脊柱被动波浪形并且是无意识的、不假思索的后撑对于太极拳十分重要,太极拳之所以能够不用力又能够有力与发出强大的内劲、之所以能够“空肩”而令人“终不得力”、 之所以能够“支撑八面”、之所以能够沉着与轻灵等等,这种脊柱由下而上波浪形的被动后撑是关键的因素。而且,这种脊柱的被动后撑是越练动态幅度越小、上下波动的时间差越小、外形上是可以达到几乎没有变化而别人不能由观察了解的。就是说,这种“脊柱后撑”时脊柱的生理曲度几乎是没有变化的。因此,这种脊柱由下而上波浪形的后撑主要是自我感觉上的,感觉上也只有在发劲的瞬间才会较强烈。我七、八十年代认识了杭州洪雪珍老师后,之后凡有机会去杭州必要到洪老师那里去,洪老师是牛春明先生的再传弟子,又廋又小,身高可能不足1米5,然而推手五大三粗的人怎么也推她不倒,反倒被她推来推去,全国许多地方的太极拳爱好者几乎将杭州湖滨六公园与她的推手功夫联系在一起了。洪老师打拳似乎很难看,然而令我倍感兴趣,尤其令我瞩目的是她的拳架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似乎不可阻挡的气势与沉稳,我一直琢磨不出是什么道理。而当我在练拳时每一个拳式中有了脊柱由下而上被动后撑反应的体会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洪老师的每一个拳式都有“外不见形”的脊柱由下而上的后撑。
如上所述,太极拳“脊柱后撑”力度最大的就是腰骶部。那么,既然如此,就“后撑”最先、力度最大的部位而言,所谓的“命门后突”就更是名不副实了。不仅如此,“命门后突”的称谓容易被人理解为是以“命门”为中心的主动后突,甚至理解为是“反弓后鼓”。而如果这样做,不仅是错误的锻炼,而且是根本没有什么武术作用的;如果有人说这样的“命门后突”有什么武术作用,那是没有任何依据的,也是不能用任何学科的理论解释与证明的。而且,有动态幅度的“命门后突”是必需要有一定速度时间的,不可能是电光一闪那样快的,在实战中也这样“命门后突”,难道不是找挨打吗?而从我所知道的情况与从您的纸条看,现在确有不少人以为“命门后突”就是“后腰部微微向后鼓”,也有人以为是“后腰部向后反弓鼓出去”。可见“命门后突”之说既不准确,又很容易使人造成误解,这样的词语是应该摒弃的,而没有收到普遍注意的由下而上的“脊柱后撑”是应该在太极拳学练中强调的。
上一篇:武式太极拳背丝扣演练法
下一篇:悟太极之根求延年益寿之道
所属类别: 信息之窗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