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字格-邬立民
- 2013-04-03 09:51:34
-
概要:
我们在初练毛笔字时,常用米字格来规范我们的字体.在练太极拳时也可以用一些线条,图形来规范我们的姿势. 第一条是垂直线,除了极少数弯腰动作如海底针之外,整套太极拳从头顶到会阴始终在一条垂直线...详细>>
(一)对待用功法守中土 定之方中足有根,先明四正进退身。掤捋挤按自四手,须费功夫得其真。身形腰顶皆可以,沾粘连随意气均。运动知觉来相应,神是君位骨肉臣。分明火候七十二,天然乃武并乃文。 (二)身形腰顶 身形腰顶岂可无,缺一何必费功夫。腰顶穷研详细>>
陈式太极拳自清初陈王廷造拳以来,陈家沟陈氏世代传习其拳,代有名手,并积累了一套锻炼方法,总结了一些锻炼要领。经五传至陈长兴时,产生陈式新架,随后又产生赵堡架,陈式太极拳就有了老架、新架、赵堡架之分,并代有名手。陈长兴祖父、父亲都是名手,长兴详细>>
诗曰:一、 动则生阳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根。 果然认得环中趣,辗转随意见天真。 二、 阴阳无始又无终,来往屈伸寓化工。 此中消息真渗透,圆转随意运鸿蒙。 这是陈式太极拳缠丝法诗二首。诗中阐明了缠丝是画圆,阴阳互为根,功久探奥秘,随意见天真之理...详细>>
学太极拳必学推手。吾师(张虎臣先生,下同)言:“不推手的太极拳不是真正的太极拳。”不学推手,不会推手,无法体验太极拳的神奇奥妙。在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畲诸先贤的论著中,有相当部分是谈推手的。要登上太极拳的殿堂,必须“懂劲”,“懂劲”后,才能详细>>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笔极为宝贵、十分独特的遗产,是中国人民追求“和谐”的理想目标和关于“和谐”的哲学思想。其涉及范围真可谓是无所不包的、全息的、整体的,而且着重于“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的“太极阴阳”、“易经八卦”、详细>>
武术对错不在打\李秒丰 武术乃是用武的技术,是力量与实力的象征。武与文相对,文者为彬,武者为勇;彬近于秀,勇近于猛。武以文治,文以武营,文武兼备,则智勇双全。 武术年代久远,“武术”一词则是近代之谓。现称武术,大都就拳术而言,拳术通,诸器...详细>>
近观《精武》2006年第5期所刊祝大彤先生《修大道,心脑不接》一文,颇感神奇,然百思不得其解。遍查太极拳综论,末见其辞,更未闻太极拳高级内功有“心脑不接”之说。为解其惑,今向大彤先生请益,并与同好共研。笔者愚顿,未及大彤。“心脑不接”仅就...详细>>
太极拳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武的文化,虽然它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但既为拳,就是武术,太极拳若离武而为,则离经叛道,既有愧先祖.亦自取其辱,所以,太极拳不能不武! 一、天下太极拳几人武 在当今层出不穷的文章与影像里,太极拳呈现出一...详细>>
拳属武人于兵,兵者战之用,用之有法。太极拳概莫能外,其为拳不能不武。作为一个真正的拳者,习练太极拳就不能止于健身养生,还要研究技击,训练散手,以尽拳之用。 散手除料敌之法外,第一关就是接手。接手不同于推手,亦不是完全的散手。推手虽雅却是练功详细>>
笔者十六七岁初学拳,拜了两位老师,都是姚馥春先生的再传弟子,那时练拳还能经常得到师爷汪广生先生的指点。师爷除给我们纠正动作和找劲外,还经常讲些拳理,要求我们规矩练拳,动作要轻慢圆匀,呼吸要深长匀静,手眼身法步要处处协调,无论打拳交手时要处详细>>
太极拳作为一种拳术,技击格斗是它的本质功能,其它功能都是为技击服务的,或是在技击功能基础上的引申和转化。尽管人们可以把太极拳当成健身养生的方法和手段去练,但健身养生不等于练拳,练拳乃是以健身为基,养生为终,御敌自卫以为用,其目的依然在用。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