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氏太极拳学练释疑
- 2012-12-17 22:35:09
-
概要:
一、预备势如何理解“与肩同宽”?两脚食指间距离与肩井穴同宽,则肩井穴、髋关节、涌泉穴在同一直线上。体重自然沿大腿小腿平均分布到两脚全脚掌。二、预备势两手掌位置:指尖朝下,掌心朝里。三、起势时如何做到“手走弧形、臂要旋”?1、转动肩关节(利于详细>>
话题从如何练功开始。我问太极拳名家马虹先生:“有人练拳三五年就出功夫,有人练拳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看上去身上仍不出功夫,你认为问题在哪?怎样练拳身上才出功夫?”马虹先生热情健谈,他认为练功的途径很多,从他个人学拳的经历来看,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详细>>
练习太极拳有三个层次,开始就像是在水底下练。然后就像在水中央练,最后像是在水面上练。这是郝为真老前辈练习太极拳的体会。孙禄堂跟郝为真的后人也把这句话记录下来。 郝为真练习太极拳的体会,实际是表达了练习太极拳由实到虚的修炼过程。在开始的时候,详细>>
太极内气对人体具有双面作用,好的作用和坏的作用。当你神清气爽时,内气顺其自然,也就具备了正面作用,使你的身体越来越好。当你发怒时,内气不再顺乎你的怒气,而继续自行其道,于是怒气与内气产生抵触作用,发生了冲突。此时,身体就成为两股力量斗争的详细>>
杨露嬋告老回乡,吴存佑尾随不捨。杨便下轿对他说:「我当天发誓,全部功夫都已教你,没有一招留起,总之你记著:『圈内打人,圈外推人』便是。」 所谓圈内,即盘骨发力范围;所谓圈外,即盘骨发力范围以外。太极拳不是只...详细>>
如何正确的震脚?看了部分学员的演练后觉得还存在问题,下面讲解、分析如下: 一、原则: 震脚要如出拳,要做到“用意不用力”,不用拙力是震脚的根本原则。 二、要点: 1、五趾...详细>>
吴永霖注:这是武林老前辈黄元秀先生(1884-1964)在杭州说拳的记录稿,时在1930年前后。1964年11月我在褚桂亭老师家中抄得,现将全文抄出,供习练太极拳的朋友们参考。 北京杨家派,即世称“杨无敌”的杨禄禪先生所传,有杨班侯、杨健侯、杨梦祥、杨澄甫、许禹详细>>
太极拳,以她那行云流水般的动作,浓厚的文化底蕴,强烈的艺术色彩,吸引着国内外众多的武术爱好者。纵观太极天地前景无限,但我们要想真正的继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就要深究其内涵,不能只在表面作文章。 太极拳术,名为拳,实乃道家之“行功”耳!详细>>
陈氏太极拳-内功教程(一)一、混元桩(时间为30分钟)内容: 1、起式:双足平行分开与肩同宽(或略宽于肩),两膝微屈,上身自然直立,不偏不倚;两手自然下垂,手不贴身。 2、将双手慢慢抬...详细>>
摘自陈龙骧先生<杨式太极拳精论>近代太极拳名家发劲的神态 1 。班侯发劲时是怒容。 2 。健侯发劲时是笑容可掬的乐相。 3 。少侯发劲时是诡诈的脸容。 4 。杨老师发劲时是像怒的样子。 5 。李香远发劲时是笑嘻嘻的样子。 6 。崔立志发劲时是悉相。 7 ...详细>>
一、杨式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的区别 杨式太极拳除在套路的风格上与陈式太极拳有较大的区别外,在其他要领方面也有一些区别。陈式太极拳大架的手形要求为凹形,中指领劲;陈式太极拳小架的手形要求为瓦棱形,食指领劲;杨式太极拳的手形要...详细>>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一直很是仰慕武学大师们的惊人武艺,每每听到大家讲到这些武学大家的苦练过程,都倍感敬佩!这里转载一篇,以睹高士的风骨!!!摘自吴图南《太极拳之研究》:自叙......他检查出我患有:先天性肝炎、先天性肺结核、先天性癫痫。他说: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