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光临!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气功网 >> 中国功夫 >> 太极拳 >>

太极拳内功修炼综述

浏览次数: 日期:2012-12-17 23:22

    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作为内家拳的典型代表,是非常注重内功训练的。是功招合一的技艺,没有肢体运动不成拳。但没有内功的太极拳,亦不过肢体的运动而已。太极拳内功的表现是:“棉里藏针,棉里裹铁,身如百炼刚,发劲似放箭,无坚不摧。”有内功者,极柔软然极坚刚。无内功的人,非软即硬,失之于偏,而不能刚柔相济。内功是人体内在功能的强化和能量的积聚,内可强身,外可御敌。真正的内功是内外合一的,所谓形神意气力是也,而非内是内外是外。俗话说:内外合一,鬼神难欺,只有内功备方能拳艺成。犹如丹家所说:“内持金丹,外显金锋”。马杰先生曾经说过:内丹功是太极拳修炼的核心内容。太极拳内功与丹道确实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历史资料看,各派太极拳与道家多有接触,如姚馥春先生之太极拳,学于友人汤士林先生。“汤先生河北清苑人,十一岁时,被太白山道人携往山中,传授太极拳及太上道诀,居山中八年,技艺乃成。其十三势与今之南北治技者,大同小异,惟太极长拳不惟名称各异,其用法及进步之速,尤非十三势可比。”(见金恩忠《国术名人录》,关于太极拳长,笔者正在整理中。)所谓的太上道诀,即内功心法,抑或丹诀,如“无极歌、太极歌”等。就连陈鑫先生在其所著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中,也大量的引述了内经及丹道内容。可见丹道与太极拳的不解之缘。不惟太极拳,就连宋氏形意拳和苌氏武技中,也都有丹道的内容。更见丹道之于内功关系重要。当然,亦不是每个太极拳的修炼者,都要照本宣科地学习丹道,或者必须修炼丹道。但是,最起码要明白丹道,或者说需要了解丹道。通过了解,可以借鉴丹道的方法,更好地促进太极拳内功的修炼。  
一,太极拳内功与丹道的关系
    丹道是道家借鉴古代炼丹之术,进行内修的方法,名之为内丹术。换句话说,丹道是道家进行身心修炼的方法,亦称之为内丹功。道家的丹功修炼分天、地、人三元丹法,有“炼精化气、炼气还神、炼神还虚”三层境界。道家称炼内丹为修道,炼内丹者为丹士。道家修身以悟道,丹家修道以成仙。丹道有二家之彼家丹法和三家之龙虎丹法之说。丹道总的可分为三家四派:即阴阳丹法,龙虎丹法,虚无丹法,其中,阴阳丹法又分为自身阴阳和彼家阴阳,所以称之为三家四派。全真道北宗修炼多修自身阴阳的清净丹法,俗称之为净修派,清净丹法通于释家禅宗,以静坐炼性入手,凝神聚气,河车运转,近似于中的静坐周天功。全真道南宗多传同类阴阳的丹法,俗称之阴阳派,同类阴阳中男女双修的称为彼家丹法;用鼎器者,为三家之龙虎丹法,所谓鼎器者,灵父圣母,乾男坤女也,童男童女又称之为琴剑。虚无丹法又称天元丹法,由无为入手,是修炼虚空阴阳的丹法,俗称虚无派。无论哪派丹功都要炼神还虚,最终追求的不过一“虚”而已,炼虚以合道。由此可见,“虚无”乃是丹道追求的最高境界。所谓内丹功,乃是道家吸纳了古代的“吐纳、导引、调息、静坐、周天、辟谷”等多种而成的修炼方法。但道家的修炼只在“穷理尽性以至于立命”。道家丹功的修炼,重在内气的感悟,抽坎填离,阴阳交媾,循经周天,采药还丹。而拳术除尽性立命外还要用,拳家的修炼以立命为基,而以用为本。拳最终用的是劲而不是气,所以拳功的感悟主要在劲的上。拳者虽然可以修内丹,亦可融丹于拳,但不能象丹士那样静坐孤修,或者一味地死站桩,拳不仅要站着炼,更要动着炼。因与敌交手,进退不定,瞬息万变,敌不由己,不容半点主观想象,也不给你循经运气的机会,机势断续一瞬间,转瞬即逝,失不复得。因此,拳要“意到气到力到,”一闪念抑或条件反射,“发劲似放箭,”出手便是。其实,太极拳要求动中求静,静中求动,动静结合的本身,就比一般的内丹功已经提高了一个层次。太极拳本身就是经过无数的前人,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融会了内丹功的内功拳,只要按照太极拳论的要求和拳的要领去做,自然就会得拳中要求的内丹之功。大可不必单求丹功。循经周天之法之法,虽可修成内功,但掌握不好,易于出偏。不是主观想象空运意念;便是意念过重,凝滞气血影响身心健康。真正适合太极拳的内丹功法,莫过于清净心法和虚无丹法。净心则静,虚则生灵,虚灵清静则生慧,慧生意乃真。意真则内气鼓荡,神意合一,形神不二。虚静之为感悟为主,不必去考虑具体的经络走向,没有思想负担,不犯执着而不易出偏。《易外别传》曰:“内炼之道,贵乎心虚,心虚则神凝,神凝则气聚”。所以有所谓:“昔曰遇师真口诀,只是凝神入气穴”,“参透**乃成,证得虚无便是仙。”《听心斋客问》中也说:“心归虚静身入无为,动静两忘,到这地步,三宫自然升降,百脉自然流通,精自化气,气自化神,神自还虚”。孔德先生更是开宗明义地说:“所谓丹成,也无非就是精足神完气冲,三者混而为一罢了。”意即精气神合一之谓,丹道不过如此而已。练拳虽需要,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单纯养生。拳乃是健武一体之学,拳者要有正确的认识,内功修炼不是成仙,惟求理明法正,勿求神功秘法,要相信科学,不要迷信玄学。更没必要把丹道弄得神乎其神。
二,太极拳之内功修炼
    关于太极拳内功修炼,从武的角度讲,务要融于拳,但又不仅拳中,工作生活皆可练功。内功是理法、心法、形法、气法合一的产物,四者密不可分。首先是要明白道理。也就是道家所说的“穷理”,理不明则事难成。其次是要调整好心态。即要平心静气,心态平和,也就是所谓的“尽性”。其三是姿势要正确。即方法要科学,符合动作要领和规范。其四是要呼吸顺畅。即合生理顺自然,自然而为。所谓的功有内外之分,更有筋劲骨力之说。内功洗髓,外功易筋。内功者,内劲也。外功者,外力也。无论内功外功,都不能离形而为之,形是载体,功是基础,而招为用,“功无招无以为用,招无功招法皆空,”所谓形神意气力是也。所以,真正的内功乃是内外合一的功夫。为精练简述,笔者作歌诀一首,与同好者共研:     
       太极阴阳玄理明,万变千化不离宗。
       不偏不倚守中和,悟透松紧功始成。
       松紧本是一根绳,松紧紧松刚柔用。
       骨撑筋伸肉要松,松撑圆沉臂如弓。
       头领足蹬中间空,坠肘松肩两手挣。
       吸胯开裆膝自挺,虚腋坐胯必起胸。
       呼吸以喉入心腹,直落丹田涌泉通。
       捧劲不离贯始终,周身似簧遇力应。
       意不紧来又不松,不即不离不离中。
       道法自然自然法,勿求勿追悟中行。
       心松形松神亦松,似松非松松松松。
       臂撑膝撑意亦撑,不撑自撑撑撑撑。

     内功修炼成功与否,关键是方法要正确、科学,其次是火侯掌握要恰当适度。凡事皆有度,所谓火候即恰当适度,就是不要超过度的范围,恰倒好处。所谓的内功修炼,不过注重内在功能训练而已。太极拳做的是圆运动,求的是整体协调,练的是松弹劲,用的是抖颤劲。但无论什么劲,都是整体松紧协调运动的结果。运动离不开松紧,内功修炼亦不能离松紧而为之,松紧训练才是正确科学的方法。关键的问题是对松紧认识和松紧把握。最近研究松紧的拳家和文章并不少,但真正明白松紧,并能把松紧讲透的并不多。在《武魂》杂志2004年第4期上,韩竞辰先生发表了“三分钟学理”的文章,首先肯定了松紧训练方法的科学性,“由力的本质,而决定了在客观中最终只有归结‘松紧’问题上。”但文章又说:“由此而得出‘松紧’的把握是中华功夫的一大标准与特征。这个学理通用于任一行为。亦同样是可以证实的,也同样屡试不爽!”最后结论为:“强调松紧的训练方法,只能产生力的增长作用,与‘劲’终身无缘。”韩先生的文章自相矛盾,认为松紧是中华功夫的一大标准与特征,又说松紧只能产生力,不能产生劲,从而把劲排除在了松紧之外。不知韩先生所说的标准与特征是什么?那么试想,没有力能有劲吗?如内家拳中说的“整体力和整体劲”就是一码事。“拳者,力也,力之平衡、力之协调、力之运用。”内家拳所说的劲,不过由内在松紧而产生的松活圆润厚重之力而已。从文中看,韩先生所说的劲也不过就是整体合抱之力而已。其实,太极拳的“松紧”训练,严格的说来,与常人所理解的松紧亦是有区别的。拳中的松紧训练,实际上是筋腱的拉伸和缩合训练,也是一种形体的膨胀和收缩训练,练的是筋腱弹性和韧性。应该说膨胀与收缩实际上都是紧,这种紧就是在伸缩筋腱,并使之变长变粗,而非在锻炼肌肉。所以拳彦中说“宁练一分筋,不练三寸肉”,就是这个道理。紧实际上是在松的两头,真正的松则是在紧的中间。只有把筋腱拉伸开了,才能做到真正的松。松紧训练的目的,不是要练出多大笨劲,练出多少肌肉,而在于通过肌肉筋腱的伸缩训练,增大松紧的空间和缩短松紧的时间,通过慢松慢紧产生浑厚沉实的力量;通过瞬间的松紧产生瞬间的力量,最终形成动不见形,松紧瞬变,虚实不定,刚柔随意,劲由内换,可快可慢,力出瞬间。“松紧”无论快慢,都是一种能量的转换。但要想真正练好松紧用好松紧,掌握好科学的松紧训练方法至关重要。太极拳内功的松紧训练,决不能象一般人那样,盲目地一味地松一味地紧,如此练法,就真如练韩先生所说:终身与“劲”无缘了。正确的松紧训练方法是外形不动,而内动。可利用拳中的各种动作或桩功,(初学者最好采用混元桩,或称浑圆桩、抱树桩、抱球桩。练熟把握之后,即可把松紧训练融于拳中。亦可随时随地练习。)在外形撑住不动的情况下,即所谓外静而内动,随着呼吸而做整体的内在松紧运动,吸气时形紧长身,呼气时形松身胀,整个身体膨胀犹如充气加压,收缩时如坚钢似铁石。此时的训练,什么都不要想,只求精神高度放松,千万千万不要主观运气引气导气,更不要去考虑什么经络走向,也不要考虑呼吸的长短,只是静心体味感悟身体内在的变化。久之呼吸自深,随功夫的加深,呼吸自能入喉,气自落丹田,气随呼吸升降,自然会感悟到前人所说的各种气感,呼吸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变得深、长、匀、静,自然呼吸可自然地变成逆腹式呼吸,吸气时充塞周身骨节间,呼气时自感直下涌泉,自然得呼吸以踵之功,此即所谓“气由身外求,不气而气,气不求而自得。”到此程度,内功训练已经入门。下一步训练即是提高层次:一是反向松紧训练,即吸松呼紧,把呼吸和松紧反过来练。二是随意松紧训练,即在呼吸的任一时段松紧,也可在松紧的任一阶段呼吸,亦可在形体任意动态下。最后是闭息松紧训练,即能在不呼不吸时任意松紧,这是内功训练的最高层次。没有经过上述松紧功夫训练或没有明师指导的人,千万不要盲目练习,否则极易出偏差,造成憋气胸闷等后果。所谓的闭息,即“龟吸之法”,一呼一吸谓之息,因此闭息也称止息,而非故意憋气不呼吸,是一种高级的内功修炼方法。练到能闭息随意松紧者,能气贯毛发,松紧瞬变,松能透五脏六腑,亦能紧若金刚,松紧随意,气不运而自运,屈伸自由,进退电闪,刚柔不定,虚实瞬变,化打合一,发力无坚不摧。至次地步者,内功训练才算完成,神形合一,形意自合,不撑自撑,不松自松,松而不懈,紧而不僵,似松非松,松中自有紧意在,外柔内刚,松弹沉实而又轻灵,遇力则应,应物自然,劲力冷脆。此即所谓“由命而性”。上述方法乃是实践体悟所得,绝非文字游戏,亦非背两句丹经道诀所为。做任何事,不仅要方法正确,还要科学恰当,松紧也如此,不过内功修炼所借用的是方法而已。任何方法都不过是目的的手段,犹如过河之舟,过河要弃舟,决不能背在身上当包袱。火候的掌握,乃是心灵的感应,火候才是我们长期要追求的内容,抑或技术。犹如酿酒,同样的原料和设备,火候(温度和时间)掌握不好,质量不一数量有别,若火候过度,不仅质量不好,酿出的反而不是酒,却成了醋。不是说醋没用,只是成本提高了,所用非所求而已。

上一篇:太极“腿”

下一篇:名医话太极

所属类别: 信息之窗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返回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