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光临!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气功网 >> 气功综合 >> 气功理论 >>

阳气与养生

浏览次数: 日期:2012-11-16 08:37

1、身中之太阳

在自然界里,地面在不同时节,由于受到太阳热量不同,从而产生了寒热变化。在春夏季,接受的热量逐渐增多,气温逐渐升高。秋冬季,接受的热量逐渐减少,气温逐渐降低。

因此,在一年这个大周期里,地面所感受到的,由太阳所发出的,温热性质的阳性能量,其消长变化有规律性地表现为生、长、收、藏四个阶段,它与春夏秋冬四季相应,就是所谓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了。

相应于人身,也有着与“太阳能量”相类似的重要物质---“阳气”,《内经》中说:“阳气者,若天之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就是说人体的阳气,像天上的太阳一样重要!如果阳气失去正常的运作而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人就会减损寿命或夭折,生命机能亦暗弱不足。

所以,我们这些热爱于养生的人,也要效法天道自然,使自身的阳气的运作,符合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这样才能万物不失,身无奇病,生气不竭。

2、阳气之为物

有些中医书通常将“气在阳”定义为“阳气”,也就是说,阳气是运行于人的体表肌肤等外部的气。这样的定义显然过于模糊,我们得从阳气的生成或组成的层面来研究。

首先可以肯定一点,运行于体表的有“卫气”,卫气也属于阳气,它是后天水谷所化之捍气,有温养、调节、防御的作用。

这样,卫气是否就等同于阳气呢?《黄帝内经 生气通天论》中有提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这里所说的阳气还具有“精微”与“柔和”的性质,这显然与捍烈性质的卫气毫无关系,因此卫气不等同于阳气,它应该还有其它成份。

若以气的“精微”与“柔和”这两个特性来论,没有什么能比得上“真气”了!“真气”它源于先天,是人的原始之气、根本之气,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因此,这如太阳般作用的阳气,没有这人之根本的“真气”参与怎么行呢?

《黄帝内经 灵枢》中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行而充身者也。”从这可以知道,我们目前体内的内气之状态是:“真气与谷气并行”。真气是先天的,其质清微,属阳。谷气是后天的,其质浊重,属阴。

而得道之真人,则不然!他们能提挈天地,把握阴阳,专精神而通神明,以采取身外自然的先天真气。当功夫达到一定层度,身中先天真气充足,就会出现“气满不思食”的自然避谷境界。避谷也就断绝了身内水谷浊气产生的根源,如此,一直到全身上下都充满了清微纯和的先天真气,而没有一丝的后天浊气之时,方能方能称为“纯阳之体”,方能称之为“神仙”。

所以,我们这里所讨论的“阳气”,是先天真气和后天卫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具有这两者的特性。

  

  3、阳气通于天

  (1)由于阳气主要分布于人体肌肤体表等外部,因此它与天(大自然)是相通的。而一切外界因素对它的影响也是最直接、最明显的。如我们常见的“寒”、“暑”、“湿”、“风”等外邪。

  《内经》:“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惊,神气乃浮。”就是说因为感受到寒冷,人的阳气就会像门轴在门臼中运转一样活动于体内。若起居猝急,扰动阳气,则易使神气外越。

  又如:“因于暑,汗,烦则喘,静则多言”就是说,由于感受到很强的暑热,人体的阳气过于活跃,人则汗多而烦躁,喝喝而喘,安静时由多言多语。

  (2)《黄帝内经 生气通天论》原文:“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和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臧、十二节,接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范此者,则邪气伤,此寿命之本也。”(生气即阳气)

所属类别: 信息之窗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返回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