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光临!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气功网 >> 气功入门 >>

气功与瑜伽的异同气功的作用

浏览次数: 日期:2016-06-28 10:12
  什么是气功?与佛学禅定有什么联系呢?
 
  简单地说,1955年6月,河北唐山市成立了一个关于运用古代养生方法调解心身健康的疗养所。在为这个疗养所命名时,因为找不到一个更合适的说法。
  
 
  也出于要找到一个没有明显封建迷信色彩的词,所以就“无以名之,姑以名之”地命名为“唐山市气功疗养所”。这一疗养所后来也就成为了中国第一个针对气功治疗和研究的机构。
  如果为气功勉强寻找一个词源的话,还是可以找得到的。最早可追溯到距今1650年前,一位名叫许逊的道士所着《净明宗教录》里的“气功阐微”一词。
  而关于带有气功名字的书籍最早为1934出版的《肺痨病特殊疗法——气功疗法》。就是说,在1934年之前,在佛家、道家、儒家、资治通鉴等等古籍中,找不到关于气功的专门论述。
  气功在内容上的溯源则可以找到很多,如密教的“宝瓶气”、“炼气”、“气
瑜伽
”、“九节佛风”、《大安般守意经》中关于“息”(呼吸)的论述;道教中的“内气”、“真气”等等。
  
 
  瑜珈,是梵文YOGA的音译,在佛典中汉语意译为相应,指控制自己身心令与某种东西相应(相契合,一致)。
 
  瑜珈是古印度各宗教对自我调制以锻炼身心的功夫的统称,佛教亦称其禅定为瑜珈。修禅定者被称为瑜珈行者,或瑜珈师。佛教密宗的修练方法更多以瑜珈命名。
 
在印度,至今仍将各种修练方法统称为瑜珈,不过有了一些变化,有多种精神内涵和锻炼姿势。近年来,由于它具有调节身心的特点,在世界上引起了重视,尢以欧美为甚。
  禅修是指禅定的修习。禅为梵文禅那的简称,汉译静虑、思维修,指在寂静的心态下思虑。定为梵文三昧的意译,指摆脱散乱、昏沉的一切寂定心境。
  
 
  禅定合称是对佛教各种瑜珈的通称。需要指出的是,禅宗的明心见性功夫也被称为禅,有其特殊含义。
  禅修是佛家的一种修练方法,是指在安静的环境和正常的生活中,放下一切不必要的樊缘和杂念,集中精神,进行不断的修习。
 
 
气功与瑜珈术、禅修有很多共同点,比如,两者都是自我心身锻炼的方法,要求用调身、调息、调心的方法结合起来修习,以达到入静状态。
  使人在精神和智慧上获得多种益处,都能祛病健身,涵养道德,陶冶性情,并把它作为人们认识自身生命运动的新途径。虽然他们之间有很多一致性。
  
 
  但总的看来,气功与瑜珈术、禅修等仍有质的不同。气功研究的目的,在各阶段始终立足于现实人生,以使人类得到现实利益为宗旨。
  气功锻炼的目的,一般在于健身治病,养生益智,陶冶性情等。佛教徒修习瑜珈术、禅修的目的在于获得大智慧,摆脱烦恼,了却生死。
 
至于防病、健身,只不过是修习过程中获得的副产品。同时,二者意守之境即观也不同,气功中意守多为有益于健康的某些景,而瑜珈、禅修所意守的都是会有一定宗教性的内容,例如念佛等。
  在佛教徒看来,一个人为治病健身延年,花费许多时间去练气功,不知佛家止观以了生死,是拿金条当稻草使。
  
 
  可见,人们练气功静坐与佛教徒禅修,从外表、方法上看起来无多大区别,但其主观信念却有质的不同。
  静坐冥想是一些宗教修炼中常用的方法,如坐禅、超觉静坐、祈祷、瑜珈等等。中医养生气功也采纳此法。
  
 
基本机制是在经过一段时间他人指导后进行自我催眠,诱导出生理-心理性的放松反应,包括进入催眠性的“出神”或“入静”状态。
  各种方法的共同点是:需要安静的环境,头脑中有一定的意念、想象作为注意对象,态度被动、自然,采取舒服的体位。
  
 
  常用的方法是:闭目,调整呼吸节奏,并相应地默念简单词汇或无意义单音,或作轻松、愉快想象,体会、暗示身体出现放松感。
  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从思想者转变为思想的观察者,用以超越自我摆脱生活中的困惑与烦扰。目前也可以被作为心理治疗的一种手段。

所属类别: 信息之窗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返回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