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澄甫遗著《之练习谈》曰:“,乃柔中寓刚,棉里藏针之艺术,于技术上、生理上、力学上,有相当之哲理存焉。虽然良师之指导,好友之切磋,固不可少,而最紧要者,是在逐日自身之锻练,否则谈论终日,思慕终年,一朝交手,空洞无物,依然是门外汉者,未有逐日,古人所谓,终思无益,不如学也。若能晨昏无间,寒暑不易,一经动念,即举摹练,无论老幼男女,即其成功则一也。”
这段话,说的是一个字:“练”。
又曰:“拳开始先练拳架。一式一式由师指授,学者悉心静心。此时学者分内外上下注意。属于内者,即所谓用意不用力,下则气沉丹田,上则虚灵顶劲;属于外者,周身轻灵,节节贯串,由脚而腿而腰,沉肩曲肘等是也。初学之时,先此数句朝夕揣摩而体会之,一招一式,总须仔细推求,举动练习,务求正确,习练既纯,再求二式,于是逐渐而至于习完。”
此数语点明练拳之要领。
拳名家李雅轩曰:“用功的要点,是依规矩练架子,从中慢慢体会。架子有了体会,一切推手发劲等等,稍加指点,就可了解。否则一切都是白费。架子是本,要松软舒适地练架子,最为要紧。”
此语说明练拳之重点:盘架子。
习练太极,务求其真。于初学者,求太极之真,还须落实在练架子上,落实在一式一式上。太极拳书籍甚多,或说拳势,或释拳理;拳理偏于抽象,拳式重在形体。二者合一,拳功兼练者,见之于文字者较少,行之于实践者最难。这是瓶颈,也是现状。如杨澄甫三子杨振铎著:《中国杨式太极》一书,图解讲授拳架凡103式,大抵为形体动作。杨澄甫著:《太极拳体用全书》,讲授拳势,也是形体动作,兼及对打实用指导。如以杨式太极拳为圭臬,练架子,习拳式,杨澄甫、杨振铎父子著作的这两本书足矣,无须后学者蛇足续貂。但练内功,却有不明、不足之撼。
当然,但凡学习太极拳者,练拳式的先后次序、形体动作,可能以师从之不同,而与杨澄甫、杨振铎嫡传偶有相异或大有不同,但内功则一。即使如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八十八式太极拳等,虽然对杨式太极拳改动颇大,亦无大碍。学习者可就杨氏父子的著作所示,改拳练架子,但也可以大体上保留自己既有的拳架,而尽心著力于“惟内之是求 ”,如此这般,还是可以走上拳功兼练之康庄大道的。
在下不揣冒昧,自杨振铎著《中国杨式太极》一书中杨式太极拳预备势、起势二式始,按拳功兼练的小道理,逐式试释“惟内之是求”的练法,以就正于众多方家。
杨澄甫说太极拳起势曰:此式“守我之静,以待人之动,则内外合一,体用兼全。人皆于此势易为忽略,殊不知练法用法,俱根本于此。”
该文所指出的“忽略”,说的是:或未得要领,或略而不行,或有形无意,或不知其可。总之糊里糊涂,全身站直就算了事,完全不顾“守我之静”、“内外合一”这八个字了。
这八个字,可以算是起势的纲领。此时此势,首求大松大软,必须得李雅轩所说的“双沉”之境界,才算是迈进太极拳的门槛。
“ 双沉”大不同于“双重”。“双重”是身躯僵硬,关节、骨骼,肌肉,四肢,脏腑,经络皆有拙力在。其甚者,还有十只脚趾有意无意用力抓地之大失误。身不松,意不沉,硬力、拙力当家,整个身躯就必然是“双重”。《太极拳论》所指出的“双重则滞”、“双重之病未悟耳”,其缘由即在于此。
“ 沉”或“双沉”则与“双重”迥异。看似简单的“预备势”,是全身内外于稳静松软中,渐求其轻灵、虚无。轻一分,则“沉劲”有一分,轻十分,“沉劲”即达十分。轻到整个身躯一似空无所有,乃最佳境界。得此境界,两只脚掌的感觉,如粘于地面上,人身和地面几乎融为一体。这种感觉,只有以“惟内之是求”贯彻始终,才能蓄而得之。
练此势时之气沉丹田,宜守其九,余一成,可分注双足涌泉穴。双目似闭非闭,以神领,以气化;脚下自然稳,身躯自然松,这就是“双沉”。如此势能维持较长时间,手足四肢皆能明显变暖,呼吸自然细长匀缓,更甚者,可有唾液沁出,微有甜味。
凡此种种,都是意,不在外面。
逐日体验此“沉劲”,并能时时见之于行,则虚领顶劲,沉肩坠肘,便是自然天成。
此预备势亦即中的站功,也就是老子《道德经》所说的:“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之功夫境界。
“双沉”不是病,是功。太极拳每一式的虚实、开合、起伏之交接处、更替时,都必须经过瞬间的“双沉”。其感悟与功效,正如预备势之“双沉”。
时日既久,学拳者能得“双沉”之功夫,就是练得内功。
太极拳预备势、起势,乃是化拙力、求松软、得“双沉”功夫之第一步;是基础,是“无极”。故练此势时,万万不可忽而略之。
王宗岳《太极拳论》头一句话是:“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预备势,就是“阴阳之母”的“无极”。
起势之动作,见之于杨澄甫、杨振铎父子所著的《太极拳体用全书》和《中国杨式太极》,在此不赘。
杨澄甫曰:“两手指尖向前,掌心向下。”杨振铎曰:“手背向外,手心向里。提至略与肩平,掌心向下,指尖朝前……”父子二人解释本式的双手掌心方向有所不同,不伤大雅;皆可。
很多教师学生教学太极拳起势,大抵都以“两臂上提”,加之以“全身放松”,就算合格,这恐怕是一种历史的误会。因为这样的“起势”,臂动手提即尽矣,腰、腿、身……皆不动,既弃“虚实”,又无“阴阳”,未免大有违于“一动无有不动”之古训。
“预备势”乃“无极”也。“无极”一动,即分阴阳、虚实、开合,这才比较符合太极之真意。
愚意太极拳“起势”之初,上身乃以肩引肘,带动手掌上提,双臂一动,重心即渐移至右脚,腰部极细微地向左转,向上伸展,左脚渐成虚步,带动肩、臂、肘、掌继续向上,意三分分别注于右足、左掌,默想气之鼓荡,整个身躯大松大软,如打呵欠,如伸懒腰,双掌可以上举略微过肩,向左前上方斜向伸展,或向正上方伸展,均无不可。此为开,为伸。杨振铎所言:“有意识地使全身关节、肌肉、整个骨骼松开(也就是放展,伸长,便其韧带拉长)”,即此之谓。
“起势”是尽量伸展(如李雅轩言),还是“似松非松”(非松者,最小力也),“将展未展”,两可。
以意伸展骨节,节节贯串,有利于气之鼓荡,肌肉之松软;但若以力伸之,则徒增僵力耳,无利反而有害。须知拳是外形,练体要动,属阳。功是内悟,修心要静,属阴。阴阳交融,动静参半,身心兼修,日积月累,才能养蓄灵机,积聚内功。
“ 起势”之动,除臂、肘、掌举起放下见之于形体,至为明显外,凡腰转、升、降、右移、左移、双足虚实变换、起伏,以及出现一次瞬时的“双沉”,均在意而不在外。从外形看,此“起势”动作,腰部似乎不动、重心始终不变,而只看到双臂逐渐上举、两足始终“双沉”、身腰不转的假象。
双掌起时,以最小的力由肩带上臂、再带肘,略向外分,为“开”,落时,以最小的力,维持两臂肘自然下落时的柔、轻、慢、匀,此时小臂双掌略向内收,为“合”。
所谓最小的力,即“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力。寻得此力,极难;坚持习练,尤难;渐至拙力硬力化尽,最难。
初练至难者,在腰之极轻、极微之转动以及左右下肢的虚实变换,周身一家的柔、慢、匀、轻之此消彼长。旋转的腰部由右向左,继而由左向右的弧形移动,尤须柔、轻、慢、匀,才能得到左右下肢的虚实渐进的均匀的此消彼长;才能体验、练成“双沉”或“单沉”的“沉劲”。
自瞬间的“双沉”状态起,两臂徐徐下放将至胯旁,重心渐移左脚内侧的相当于两脚距离的左1/4或1/5处,全身松软,自然下沉,腰部慢慢向右向下方旋转,带动右脚以脚跟为轴心,脚尖向右转动45度。当身体下沉到极处,右腿、右足皆极虚时,双臂以肩胛为轴心,微微转一个小圆圈,再徐徐上举,脊骨逐渐伸展,腰继续右转,同时向上向右移动,带动身体重心右移,左膝遂由弯渐直,右膝亦由弯而直,两脚虚实开始缓慢变换,至双臂与肩相平时,双足又成为“双沉”,即左右足虚实相当,虚实交替这一瞬间的拳架姿势。
自此瞬间“双沉”起,腰继续向右旋转,同时向右后方向下移动,带动右腿旋转,右膝渐渐弯曲,右脚掌由“双沉”向“单沉”之实转变,左脚渐变为虚步;同时也带动右臂向上转动,左臂向下转动,逐渐形成双臂上下相对如抱球状。
张义敬著文反对“抱球”形体动作,一家之言耳。愚意对“抱球”之形象表述,不必如此绝对化地反对,亦不必过分拘泥。如“抱球”状之动作者,其实只在瞬间。在此瞬间,左右臂俱有内在棚动,惟意注左臂,略实,右臂则略虚,以成其阴阳。盖“惟内之是求”,主要在于全身上下左右阴阳协调转换,得以内外兼修,而不限于手足之形体动作摆出什么姿势。左右手臂在身体右方形成拳势,上下左右前后缓缓转动,看上去确实如抱球状,以形象的“抱球”两字形容之,恐亦无可无不可也。
动步是太极拳势中极难的动作。其要点是:身躯以腰为轴,向右转约90度,重心在左腿内侧全足距的1/4或1/5处,左膝弯曲、右旋、下沉至最低处,柔和地以圆弧状动作向右、向上、继续右旋,左足由实渐虚,左足由虚渐实,至双足虚实相当,得其“双沉”,两手臂由向右继续旋转的肩部带动,以最小的力,缓慢旋转上举,接近平举时,伸展臂、脊、劲各部脊骨、双手,得开势,再得一次“双沉”,下接以腰旋转带动大腿再带动小腿和脚掌的动步动作。
学拳者练动步之普遍方法是:移动一足时,以大腿用力,抬起该足,在空中弧线移动,甚至在空中曲膝、伸足、换位,再落之于地,如此,则练拳者在动步由提而动而定这段时间全过程中,全身心势必始终固定在另一足底,而形成金鸡独立拳势,重心没有任何变换移动;身体此时如承受外力,则除转动腰部外,既无从沾连粘随,更不能化力发力,必定仆倒无疑。如此,恐未免有背太极之拳理。
愚意以为,慢练太极拳时,动步之足,应不离地面,渐变虚步至极度时,以腰转动带动大腿、膝盖,拖动该足,在拖足的全过程中,被拖动的脚掌,仍有由实而渐虚、再由虚而渐实的实践和感觉,身躯的重心,即立身中正的腰背脊柱下延至地面的位置,应始终在两足掌距离范围内,缓慢而均匀地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移动,移动之最端点,则须在两足全距离的左1/4或1/5处或右1/4或1/5处,然后又柔滑地向反方向移动。
太极拳的踢脚蹬脚动作,均为单脚独立,全身重心、重量,皆始终如一地由单足承受,双臂外伸,用腰部螺旋劲支撑手臂缠丝劲,或同时或先后攻击对手的不同部位,是一种攻击为主,攻中寓防的拳势动作。此类拳势,练时宜慢,用时可快,却并非太极拳常势。
八卦掌盘架子,愈练愈低,愈练愈快,脚步始终不停,膝盖以下极度松软,双足交替使用拖步,如伸脚淌泥,先虚后实,故又名“淌泥步”。如此久练,才能练到疾速移步,进而随意移形换位的八卦功夫。古语曰:“太极拳,八卦步”,所强调的就是这两种内家拳最重要的、贯穿始终的功夫部位和动作。
杨澄甫、杨振铎父子释太极拳动步,皆曰提腿迈步,并无拖步之说。上述的所谓拖步,不过是区区在下的一得之见耳,或可用于慢练,至功成后,或提腿或拖步,亦两可也。
太极拳动步与定步相交替,相补充,相转换,亦隐含阴阳周转之拳理,是常势;踢脚、蹬脚拳势的单足独立,则是特殊的拳势,是变势。明此理,得此势,就能求得太极拳动步之真矣。
上一篇:太极拳的速度变化-何轶群
下一篇:发劲如“甩鞭 ;松腰如“砍树”
所属类别: 信息之窗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