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光临!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气功网 >> 中国功夫 >> 太极拳 >>

一代宗师杨露禅和杨式太极拳

浏览次数: 日期:2013-03-20 08:21
一代宗师杨露禅和杨式太极拳
    杨福魁(1799—1872),字露禅,河北广平府永年县人,世居县之南关,以务农为生,空闲时为城内西大街杂粮摊帮工。有一日,一恶霸至街邻泰和堂药铺寻衅生事,仗势欺负掌柜是外地人,强予以低价买珍贵药材,以致发生争执动武,恶霸来势凶狠,只见掌柜略一举手,其人已跌至对街。露禅目睹此景,甚为惊奇,心知掌柜必精武功,心中十分羡慕。他日,趁闲谈中探问掌柜所练是何种拳法,并表示愿意拜师求学,因露禅年少时曾习拳,自认为不能达到掌柜的武艺境界。掌柜开始推托,对自己所习拳法讳莫如深,不愿讲。后来感于露禅求学的诚意,告诉他自己所习为绵拳,又称。并对露禅说:“我的工夫不足为你老师,我的家乡河南陈家沟,习者甚众,而陈长兴的拳,是海内泰斗。陈平时立身中正,不倚不靠,气势伟岸,时人称为牌位先生。我可介绍前往,倘许名列门墙,成为他的徒弟,将来必有成就。”露禅大喜,遂至陈家沟拜陈长兴为师。           当时,从陈长兴习拳者,皆陈氏族人,异姓者只有露禅和其同乡李伯魁二人而已。所以,陈姓族人都歧视他们。当时露禅年方壮年,朝夕苦练,寒暑无间,六年后回到永年县,以为有所成就了。          永年县本来也是之乡,习武者颇多。乡中精拳技者开玩笑说:“老露今天从远方办得好货(意谓从陈家沟学拳)回来了,我们要见识见识。”比武中,露禅输了,乃发愤再至陈家沟。          一天晚上,露禅从睡梦中醒来,听见隔院有哼哈之声,遂起来越墙过去,见有几间很宽敞的房子,哼哈之声是从屋里发出的。于是就在破墙缝中偷视。见其师陈长兴正在教众徒弟太极拳的发放之术,口讲指授都是拳中的精义,大为惊奇。从此每夜都去偷看,然后与李伯魁互相结纳,悉心研究,大进。          六年后,露禅又回到永年县。时值新年,乡中人又想试其功夫,趁贺年相互作揖行礼的时候,突然攻击露禅。但刚刚才一接触,其人已经仰面后跌,起来大笑说:“老露今天果然办了好货回来了。          永年县有一个有名望的人家武氏,是有功名的人。因与陈家沟有亲戚关系,武艺造诣很深,听见露禅从陈家沟又回来了,而且武功大进,于是相约一试。比武中二人功力悉敌,露禅拿出全部本事,始终无法获胜。露禅因此悟出虽然从师十余年,力求上进,但未能深入堂奥,得到太极的精髓。虽再度发愤三到陈家沟。          旧时代的武师教徒,往往要保留一手,陈长兴也不例外。但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陈长兴鉴于露禅执礼之恭顺,求进之诚恳,习拳之刻苦勤奋,当然也不能无动于衷。有一天,陈长兴命露禅与众师兄弟比手,杨露禅战胜了所有的人。陈长兴惊叹露禅为天才。于是集合陈氏的族人告诉他们:“露禅师我愈十年,去而复至者三次,其专心一志,勤学苦练之精神毅力,非你们所能及。我的功夫,本想传给你们而你们不能得,不给露禅而露禅已经得到了。遂尽其所有授其密术。但陈长兴犹恐露禅立志勿坚,常以倨傲无理的态度对待他、考验他。但是露禅越久越恭敬。正是这种尊师重道的品格,才能尽得其师秘传。          如此又过了两年多,陈长兴对露禅说:“你可以回去了,你现在的武艺,已经可以无敌于当世。”露禅拜别老师回来后,把太极拳传给家乡的人,从学者甚众。当时称杨拳为化拳,或称绵拳,以其动作绵软而又能化解对方来力。露禅后来到了北京,果然以“神拳杨无敌”之号,倾动一时,享誉武林。杨露蝉到北京后,清代王公贝勒等从其学拳者很多,被认命为旗营教师。杨性刚强,无论何门何派,都喜欢与人比试。他平时身负一小花枪及一小包裹,遍游华北诸省,凡所到之处,听到有艺高者,则去拜访并与之较量。即使有人自认不敌,亦必强与之较,但并不伤人。因他武艺高超,所向无敌,世称"杨无敌"。惟杨露禅与八卦宗师董海川较艺不分胜负,结为好友。          杨露禅在永年时,曾与人在城墙上相斗,对手不敌,直退到城墙边缘,站立不稳,身体随势后倾,即将坠落,在此千钧一发之际,杨忽于二三丈外,陡跃而前,攀握其足,挽救了对方,使其免于坠墙而亡。杨善用枪杆,面对轻小之物,用杆一沾便可沾起,毫无闪失。他救火则用杆头拨墙,使火不致蔓延。他还能在马上不用弓弦,只用手指投箭,百发百中,实乃绝技。          有一天正在下雨,杨坐在屋里,看见一人捧铜盆从外面进来,走到台阶前门帘还没揭,脚下踩着苔痕一滑,将要摔倒,杨一跃而出,一手揭门帘,一手扶那人手臂,竟然人未摔倒,水也一滴未撤。他功力之神异,由小见大,由此可见一斑。          又有一天,杨在河畔垂钓,有两位外家名拳师碰巧路过此地,走在杨背后,因为平时慑于其名,不敢当面与杨较量。见杨正在垂钓,以为有机可乘,想从杨身后推其背,将他推入水中,损坏其名声。于是两人相约蹑足而前,从杨身后左右侧,同时快速上前偷袭,杨早已察觉有人暗算,当两人手猛推击时,突然含胸拔背,站成高探马式,只见他背一隆,头一叩,两人竟同时被掷入河中,杨怒斥两人:今日便宜了你们,要是在岸上将再加一手。两人闻言怆惶泅水而逃。          杨到京师北京时,有一位名拳师,嫉妒杨无敌之名,主动提出与杨交手,开始杨拒绝,来人以为杨害怕,更直意请战,杨推辞不下,只好答应了。他声言:君坚决要求交手较量,可请君先击我三拳。拳师听后大喜,于是起拳猛击杨腹部。杨笑声未落,来人已被发出三丈以外。          当时,京师有一富豪张家,延请武术教师教其儿子。请代晚期的风气,富豪人家多喜欢结交官场,又必定叫子弟习举子业,走做官的路,或练武艺,以期抬高身价,光耀门楣。          杨露禅被远房亲戚武汝清推荐给张家,武汝清是清道光进士,当时任刑部员外郎。在北京城里,杨露禅先是随武汝清到富豪张某的公馆作客。张某绰号“小铺张”,先开小店,后暴发致富。张公馆是官绅富豪寻欢作乐的场所,那里还雇有武术教师数人,教一班富家子弟学武练拳。在初次会面的宴席上,小铺张见杨露禅体格不魁梧,文质彬彬类文士,心中很轻视他,把杨露禅排在一班彪形大汉的武师之后。席间,小铺张问道:“杨先生,你的绵拳亦能击人否?”露禅性格朴厚耿直,见其有怠慢轻视之意,正色道:“太极拳惟有铁石人不击,凡是血肉之躯,无不可当!”主人因请与三位教师一较身手。露禅欣然答应。于是,在座的人一同来至庭前院中。           张家所请教师,皆是京中有名的武师,当时都跃跃欲试。露禅先告诉他们说:“既然是比武,请不要给我留情,用尽你们的全力攻我要害,死伤都不怪你们,都是我甘愿的。”一大汉首起直扑,势若饿虎,疾如鹰隼。露禅俟其至而举手挥之,其人遽跌出数丈,头破血流;其余二人一起上前,略一接触,立即败北。主人大惊,愧汗不胜,马上吩咐重新用银器摆酒席,要请杨露禅坐上首。但是,露禅见其前踞后恭之丑态,很鄙视张的为人,席终后,坚辞不就而去。 
  杨露禅在张家比武一事传开以后,不断有人慕名而来要与他比试较量,但都败在他的手下。于是,在北京城内只要一提起杨露禅,人们都称他为“杨无敌”。后来,武汝清介绍了不少王孙公子随杨露禅学习太极拳,使太极拳这一拳种在北京城内广为流传,而当时官宦人家也以能请到杨露禅为荣。就这样,杨露禅带着他的两个儿子杨班侯(1837—1892)和杨健侯(1839—1917),长期住在端王府中教拳,直到晚年才回到家乡。     杨班侯是杨露禅的第二个儿子,自幼即随父学武,练就一身好功夫。他虽然脾气急躁,但性格刚直不阿。有一次,北京来了个打过七省擂台、人称“万斤力”的拳师,声称要与杨露禅比个高低。杨家父子得知这个消息后,杨露禅认为对此人不必理睬,而杨班侯却对父亲说:“我们开的店里有货,人家来买,你怎么能不卖呢(意即我们有的是真功夫,怎么不能和别人较量呢)?”于是杨班侯一人去与“万斤力”约定在西四牌楼比试功夫,并立下生死文书。到了那天,“万斤力”以其发达的肌肉赢得了观众的喝彩,同时人们也为书生一样瘦小的杨班侯担忧。比赛开始时,只见“万斤力”挥拳扑来,杨班侯闪身躲开,但当“万斤力”再次进击向杨班侯面部袭来时,只听杨班侯一声大喊,大家还没看清,“万斤力”已被踢出数丈外。当人们还在赞叹不已时,杨班侯已从容不迫地回端王府了。     杨露禅的第三个儿子杨健侯,拳术刚柔并济,特别善于使巧劲,对刀、剑和枪等也极为精通。他性格温和,在比赛和练武时对任何人都不轻视,所以每次比赛都能取胜。     杨家的第三代学武者有杨班侯的儿子杨凌霄,宇兆鹏。他先跟杨班侯的徒弟陈秀峰学艺。后来又随堂兄杨澄甫学拳,而后在浙江绍兴和广西等地教拳。杨健侯的长子杨兆熊,宇少侯,自幼学拳,以散手为最优,动作迅速,拳架沉着,一生坚持锻炼。而杨健侯的第三个儿子杨兆清,号澄甫,聪敏过人,深得父亲杨健侯的亲授,艺精技高,终于成为杨式太极拳的一代宗师。     杨澄甫(1883—1936)在父亲的教诲下,一直在北京埋头学艺,直到杨健侯逝世后,他才应邀南下,先后在武汉、南京等地教拳。1928年,他应张之江邀请在南京任教于中央国术馆,后来又应张静江邀请到杭州任浙江省国术馆教务长。杨澄甫1930年定居上海,出版了《太极拳体用全书>,1932年又应陈济棠和李宗仁之邀去广州教拳,两年后才回到上海。
  杨澄甫在杭州任浙江省国术馆教务长时,馆中有一位练太极拳的拳师高守吾,他一贯轻视杨家太极拳,经常对杨澄甫出言不逊。杨澄甫终忍无可忍,与高守吾争执口角,高守吾持长枪要与杨澄甫较量,杨澄甫执长枪只轻轻一扣,高守吾的枪即脱手而出飞落在地上。高守吾一见傻了眼,顿时羞愧得无地自容。     杨澄甫性情温和,拳术绵里藏针、刚柔相济,具有放得开、收得拢,舒展大方的特点,所以为许多人欣赏和仿效。
  杨露禅虽然是陈长兴的传人,但他并不墨守成规,又在陈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作了发展,使之更合理化、大众化,老少皆宜,人人都能练习,当时人称“杨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经过杨露禅及其子两代人的不断切磋、改进,直到孙子杨澄甫的手里才正式定谱,形成了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的杨式太极拳。     也正是由于杨家三代人的努力,太极拳这一传统的拳种才得到推广、发展和广泛流传。并使太极拳有了丰富多彩的流派:杨露禅传武汝清胞弟武禹襄,创编了武式太极拳;武禹襄传外甥李亦畲再传郝为真,又创郝式太极拳;郝为真又传孙禄堂,创孙式太极拳;杨班侯传全佑,全佑又传其子吴鉴泉,创吴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形成于19世纪中叶(清道光年间),至今不过150年左右,但杨式太极拳已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成为亿万人民强身健体的好方法。

所属类别: 信息之窗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返回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