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首在继承,贵在创新
浏览次数:
日期:2013-01-06 19:15
清朝"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自幼酷爱书法,经过勤学苦练,临摹名家字体能够以假乱真,却不受人欣赏。一个夏天的晚上,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凉,用手指在自己的腿上写字,写着写着,就写到妻子身上去了。他妻子生气地把他的手打了一下说:“你有你的体(身体),我有我的体,为什么不写自己的体写别人的体?”晚上睡觉时,郑板桥想到,各人有各人的身体,写字也各有各的体,本来就不一样吗?我为什么老是学别人的字体,而不走自己的路,写自己的体呢?即使学得和别人一样,也不过是别人的字体,没有创新,没有自己的风格,又有什么意思?从此,他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以隶书与篆、草、行、楷想杂,用作画的方法写字,终于形成了雅俗共赏受人喜爱的“六分半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乱石铺街体”,成了清代书画名家。 齐白石告诉弟子李立:“窃意好学者,无论诗文书画刻,始必先学于古人或近代时贤,大入其室,然后必须自造门户,另具自家派别,是谓名家。” 齐白石对子女也要求:不要学我。 梅兰芳向陈德霜王瑶卿学艺,也是学一半,撇一半。适我者,学;不适者,撇。而后才创立了“梅派”艺术。张君秋曾拜“四大名旦”为师,他像谁呢?谁也不象,惟其如此,才有了“张派”艺术。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师从数家,旁及百家,才能自成一家。”自杨露禅以来,杨家三代拳架不尽相同。董英杰先生说:“外界有云,杨氏太极拳,有大中小三套架子,实则仅此一套。练熟之后,由熟而化,或高或矮,或快或慢,随心所欲。” “(董英杰)曾见凤候先生之子兆林先生之拳,系杨班候先生亲授,乃系紧凑之架子,打来不快不慢。澄甫先生(杨健候之子,兆林先生的堂兄弟)柔绵而慢 。少候先生(澄甫先生之兄)则紧凑而速。余(董英杰) 乃集三位先生之意,收敛而不速不迟,此乃成功之后,随心所变者也。倘初者勿疑架子为三套也。”而后杨澄甫宗师定型大架,如书法史上王羲之的楷书,空前绝后。传至李公雅轩,架势更大,气势雄伟,令人有神威不可逼视之感。张师秀刚学于李公雅轩,架势却不大不小,中正和顺,快慢均匀,松沉舒展,气势饱满,内开外合,蓄势待发(其待发而未发,形似暖味而混沌,以时间论处在动静之间,将变未变之“时机”,以空间论为将动未动将变未变之位置,以劲能言有蓄势待发之“气势”,动势、动态、动感、动能最强,动向却不明显)。 叶大密自述所传杨氏太极拳有三大来源:田兆麟传授的杨氏太极拳、孙存周传授的孙家内劲、李景林传授的剑。郑曼青所传杨氏太极拳(郑子太极拳)的特点:崇黄老学说,以“无为无不为”为宗,以道家“致虚极守静笃”为灵修,以老子“反为道动,弱为道用,以柔克刚,以小胜大”为大用。上海*氏西安*氏北京*氏皆言正宗嫡传,观其现今传人与上述杨门诸家相距较大,难以相提并论。
1956年中国大陆界反唯技击论开始后,武术开始走向体育化体操化之路。道不同不相为谋,身怀绝技之人对此深恶痛绝,不少人为此受到排挤和打击,生活陷入困境,真功绝技频于绝迹。国家体委要给孙存周拍摄练拳资料时,当即遭到孙存周的拒绝。孙存周说:“就让我把这身烂在棺材里吧!”国家体委将新编88式太极拳交李公雅轩审阅时,李公雅轩在上面写了6个字:“这不是太极拳。”从此以后,在公开场合人们就很少再见到李雅轩先生演练一遍完整的太极拳架势。李雅轩特别强调要保持太极拳的纯洁性,晚年在给弟子的书信中说:“近来之练太极拳功夫者,百分之九十九弄不对,所以有太极十年不出门之说。漫说十年,如无真传,就算一辈子,也是瞎捣鬼,就不止十年而已。以上是我天理良心之话,非是故意深玄其说耳。”李雅轩先生十分强调要保持太极拳的纯正风格,强调学太极拳一定要找真正的太极拳老师,强调一定要在真正的继承后,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领悟,新的进步,这才叫发展。
心意拳大师解铁夫强调练拳要“师其意,不泥其迹。”他说:“中国历史上哪一个武术门派的创立,其创始人的才学、智慧、悟性都是远超常人的。他们集毕生的聪明才智创造了最适应自己特点的一种拳法,又都希望自己的弟子原封不动地继承自己的固定招法和套路形式。可是弟子们的天性、体察能力和爱好特长又不能与先人相同,死板固定的形式束缚了弟子们的通便和创新自由,所以门派一旦形成就走下坡路,质量江河日下,代代徒不如师是中国拳学的普遍规律。”这不能不令人深思和反省。
清末时杨露蝉在河南陈家沟跟从陈长兴学习太极拳,学成后在河北永年及京师一带走动,人称“杨无敌”,又称“杨搬拦”,因为杨露蝉与人交手,无论人家怎样打来,他总是一招“搬拦捶”。其实太极拳纯熟了,别人挨我何处,只要一有方向,我便依你的方向走化,人刚我柔,借你的来力把我全身一个整圆转动,令你无处着力,我自然而顺粘,你则被我所粘而背。用甚么招式也能“舍己从人”,而又自然“我顺人背”。我最纯熟是“搬拦捶”,你怎么来我也能把你接入我“搬拦捶”的走势路线。与杨露蝉一碰,便进无门退无路,不能自拔,所以又称杨露蝉为“软十三,不敢沾”。“软十三”就是“八门五步”“十三总势”。太极拳无论通过么方式去锻练,总要以“八门五步”“十三总势”为基础。“八门五步”又名“十三总势”是太极拳的要决。它是根据五行八卦的原理解释太极拳的。形于外者为势,蕴于内者为劲,所以五行八卦又分内外两种。1、五行:形于外者为(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发于内者为沾、连、粘、随、不丢顶。2、八卦:形于外者为四正、四隅,即东、西、南、北四正方及东南角、西南角、东北角、西北角四隅角。也就是四面八方。蕴于内者为掤、履、挤、按、采、列、肘、*。以那一家那一派的太极拳作为入门工夫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看看所传授的,是否有“十三总势”的内容。没有“十三总势”为基础,是练空架子,到老一场空。架子是瓶子,“十三总势”是酒,酿酒时间愈久则酒质愈醇,若光注意雕啄酒瓶,工夫再多也只是一个漂亮的酒瓶,不是一瓶好酒。 练“十三总势”可以练长拳,可以练单式,也可以练站桩,视个人与师承习惯,不一而足,没有绝对的方法。二人练习可以练“推手”,“推手”是同门对练的编排,只适合用于练习,不适合用作竞技较量,以推手作为比赛的方式,已失去推手的原意。长拳的编排,以方便练习“十三势”为目的。没有那一种编排比另一种编排更好。每一个对“十三总势”有修养的明师(“名师”不一定是“明师”),都可以因应传授需要编一套拳架。只要能保持“十三总势”的内容,拳架虽与其原学编排有异,也无所谓。但若只求保持老师每一招一式的细节规范,却失去“十三总势”的内容,再正统也不是太极拳。
初学太极拳要从有形(架势)入手,循理渐进,明理守法,再由博返约,用“十三总势”一法去统摄,以一法而顺势生千万法,以简御繁,再复杂的动作,都能以“阴阳相济”一法统摄。此法纯熟,连这一法也不觉其存在,自然而然,不思而有,则一法归于无法。而无法才是真正懂得太极拳。所以说:“万法归于一法,一法归于无法,无法才是真法”。 所谓“无法”,是没有具体的规范,只有概括的规律。理解规律,使全身整体,要寂然不动,要舍己从人,感人之动,并依其动的方向,整体以通于规律的方式转动。能通规律,就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怎么动都与规律合拍。这样的无法才是真法。所以必须在概念上明确太极拳的本质,在实践上遵循其运动规律,由浅入深,由着熟渐而懂得依规律而动,能依规律而动,就是“懂劲”,“懂劲”则“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人不知我”为“神”,“我独知人”为“明”,进入“神明”阶段,才算真懂太极拳。
学习太极拳要有诚意。“诚”是个人的主观意志力。人的主观意志其实有很雄厚的力量,能调动人体许多隐藏的能量。人体自身的重量,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能量来源,但这能量来源被日常习惯阻碍,空有能量不能利用。学习太极拳一定要有相信太极拳无力能打有力的诚意,这个诚意不足,与人相较,人家筋骨用力,自己也用力,一用力,就不能人刚我柔,就不能我顺人背,不能节节分开,自然不能节节贯串,也就不能中正松空。人家的重量借不到,自己的重量又节节克扣,处处受阻,能量来源不足,什么功效也没有。诚意相信“无力打有力”,我做不到只是我学不好“八门五步”,必须要虚心学习,努力精进,思维上不能只听老师解说而不细加思考,要将老师所授,与拳谱相对照,理论上明白了抽象拳理的意义,再把拳理之“意”放在拳架上去锻练,“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不息在自修”(或作“功夫无息法自修”)。“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诚”的具体表现,如此落实诚意,则自然会成功。
今太极拳名家之多,套路之滥,功夫之差,前无古人,其原因不言而明。人生不过百岁而已,学习研究太极拳时间有限,应珍惜前人走过的路,尊师重道,承续传统,追根溯源,印证思索,亲身体验,方能有所发现,有继承有创新,才能无愧于先人。是耶?非耶?是而非?非而是?似是而非,似非而是。
摘自刘登云<<太极拳书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