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光临!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气功网 >> 中国功夫 >> 太极拳 >>

太极求真-太极劲

浏览次数: 日期:2012-12-19 09:43

劲与太极劲
     劲在中国中是一术语,特意用来区别于力,劲是强调速度的,而力不含速度概念。从力学角度看,外家拳的劲,主要是动能,既:1/2MV平方,量纲是:牛顿米/秒,而力是:牛顿,两者大有区别。动能具有更大的杀伤力。
    太极劲中也包括动能,但还包含更丰富的內容,大家称之为“内劲”,但这內劲究竟为何物呢?为了搞清楚,我们先看看祖先的说法:王宗岳拳论云:“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力由脊发”,又云:“发劲须沉着松静,专主一方”,“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还有:“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 “ 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说到技击又有:“由招孰而渐至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从中我们看到几个关键词:蓄劲,发劲,运劲,懂劲。先从字面理解:

    蓄劲:即劲是可以积蓄的。从力学角度看,就是蓄积势能,张弓的过程不就是蓄能的过程吗?
    发劲:就是将劲发放出去。“发劲如放箭”,即发劲要快,迅速释放积蓄的势能,所谓“蓄而后发”,放出去就变成了动能。
    运劲:从“运劲如抽丝”这句话看,运劲应该是缓慢而连续不断的,否则无法如抽丝。再有“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即运劲的过程就如炼钢,千百遍的练,就可练就“何坚不摧”的境界。
      将这两层意思合起来就是:运劲要慢而不断,不断的练,就可练就极刚强的力量。
      平时我们练拳就是在练拳架招式,每一招都是一蓄一发的过程,所以运劲即是在练这一蓄一发,不过,这一蓄一发是较慢的,同时要连续不断。由此可知:
      运劲----是速度相对缓慢的,连续不断的蓄劲和发劲的过程。
懂劲:就是说,拳势动作都会,但不一定懂劲,劲是客观存在于我们体内的,但你却不知其存在,或知其存在,却不知怎样用,这叫不懂劲,而懂劲即是其反面:
      懂劲----是指懂得怎样开发和利用劲,具体说就是懂得怎样蓄劲,运劲和发劲。

由上述分析可总结如下:

     劲(内劲):是人体中的能量,这种能量可以以人的意志加以蓄积和释放,其大小,速度和方向可被控制。
    劲的动态表现是蓄与发的相互转化过程。蓄劲是蓄积能量的过程,发劲是快速释放能量的过程,而运劲则是相对和缓而连续的蓄劲与发劲的过程。
    所谓懂劲,是指人驾驭劲的蓄与发的能力,这种能力越强,则称其越懂劲。
柔劲与刚劲
    从上面分析还可以看到,发劲快而猛,表现为刚,而运劲慢而轻,表现为柔。发劲时,是一种能量的爆发性释放,外形刚猛,主要是动能,是为刚劲;而运劲时,能量是缓慢的释放,外形柔缓,主要是力在作用距离上做的功,是为柔劲。我们用眼睛不容易看出柔劲的存在,但一搭手却能感到其存在,这在推手中最为明显,双方搭手便知对方劲的存在,但这种劲是柔的(不是软而无力),是可以变形的,这是因为双方都在控制劲的发放,包括大小,速度,方向和距离。这种柔劲作用于对方身上,会使对方做出反应,从而可用来感知对方身体状况,甚至心理状况,一旦对方露出破绽,即刻由柔变刚,将其发出。
    可见,刚劲与柔劲可以随时转化,柔劲主要用来“化劲”和“听劲”,而刚劲用来打击,所谓“发打”。

    由上面分析可知,太极劲是从身体中发掘出的一种能量,可蓄可发,可刚可柔,懂得控制和利用它,就是懂劲,只要懂劲,就算登堂入室了。所以,劲,在中具有决定性的核心作用。没有劲,就不是太极拳。

4.劲从何来
    既然劲是能量,是人体中的能量,那么,劲,只能来源于人体体能。经过劲的发放,能量就会被消耗,体能自然也会被消耗。武侠小说中描写高手长时间发功后会精疲力竭,显然符合科学道理。
所以,体能,是劲的来源。体能好则有先天的优势,就有条件练得更大的劲。
   但是体能好并不代表你就有劲,因为劲是从体能中拿出来的一部分能量,是经过了某种加工转化后的能量。体能仅是原料,劲是原料经加工转化后的产品,没有加工,就没有劲!
   由此可以推断,一个体能好但没练过劲的人,肯定不如一个体能差一些但有内劲在身的人。

5.如何练内劲
    前面谈的是劲的定义和解释,练内劲则是探讨用什么操作方法得到前面所定义的劲。
    内劲是能量,则练内劲有两个目的:
一是设法加大这种能量,即劲的总量。
二是增强驾驭这种能量的能力,即对劲的驾驭能力,即求懂劲。
这两方面若有增强,则内劲就在增强,有起点无极限。

    第一个目的,求劲的总量。
    假设一个人体能一定,则劲是从体能中拿出的一部分能量,体能一定时,拿出来的越多,则劲越大。所以,求劲的总量,实际上就是设法尽量多的拿出来,怎么拿呢?太极拳的办法就是:
大松大柔!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四个字,但有没有想过为何要这样做呢?劲同松柔有何关系?练拳无非想求得尽可能大的打击力,其实就是求刚劲,而“大松大柔”岂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大家注意,劲是能量,要发劲先蓄劲,先要拿出来,然后才有劲可发。蓄多少才能发多少,能量守恒嘛,所以发劲的大小取决于蓄劲的多少,那么,发劲的问题就变成了蓄劲的问题了。只要我们能够尽量多的蓄劲就能达到发尽量大的刚劲的目的。那这个蓄劲的关键就是“大松大柔”。
    拳论云:“发劲须沉着松静,专主一方”,他是说欲发劲先要沉着松静,体要松,心要静,这样才可蓄出劲。杨澄甫“太极拳十要”也说:“此全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拙力以流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 。。。。。。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论云:极柔软,然后极刚坚也”。
    也就是说,松柔可以练出极刚之劲。蓄劲即蓄势能,发劲即将势能变成动能。好比我们将水积蓄在坝内,水至柔却能积蓄大量的势能,一旦打开闸们,其动能何其强大,以至“何坚不摧”。蓄与发,柔与刚是对立统一不可分割的一体,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极端,好比一个电场,必有阴,阳两极才可蓄积电势能,两极极性相反而量相等,两极越强,则电势能越强,那么,他发出的闪电就越强大。至松柔必对应有至刚强,他们同时存于体内,越松柔就能得到越多的势能,发放出去就能转化成越强的动能,刚劲的大小恰恰取决于松柔的程度,有了大松大柔,就可以将体能发挥到极至,尽可能多的拿出能量,这就是太极拳强调松柔的根本原因!所以,求劲总量的关键,就是松柔二字!

    第二个目的,求懂劲。
    这里强调对劲的控制能力。前面叙及,劲分两种形式:柔劲与刚劲,那我们练劲,具体说就是练柔劲和刚劲,刚柔相济就是太极内劲。

    柔劲主要通过运劲练习而得,刚劲则通过练发劲而得,柔劲练得越柔越好,刚劲自然越刚越好。我们平时练的慢架套路完全练柔劲,这也是最难练的。而刚劲虽在拳论中经常谈到,但我们练慢架时却从不发刚劲,也就是说,广大太极爱好者从不练刚劲,也不知怎样练。更有甚者,有许多人根本不知太极拳可发刚劲,也因此为“太极无用论和太极键身操论”找到了有力证据。拳论云:“拿住丹田练內功,哼哈二气妙无穷”,这哼哈二气正是刚劲外发时的吐气声。
    内劲究尽是如何得来的呢?从拳论中可以悟出,内劲是通过一种心理引导方法(类似)加上身体运动的适当配合得来的(杨澄甫的“太极拳说十要”也有说明)。用拳论中的话来描述就是:
    意气君来骨肉臣;------即用意念来指挥身体动作。做到内外三合,意到劲到脚到手到;思想与行动保持高度协调一致,身体各部位也要按拳势要求的动作保持高度协调一致。
这是练内劲的总则,不论柔劲与刚劲均适用。

    先说柔劲,前面说运劲就是在练柔劲,运劲如何操作呢?我们知道,太极拳每一势即为攻防之一招,招中劲则是一畜一发的过程,就有对劲在动作每一刻的位置要求,我们把每一时刻,劲在身体中的位置称作“劲点”。从拳势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劲点随着动作的不断变化而在不断转移,定势时到达打击点上。劲点的流动正是靠意念来驱动或引导的,所谓意到劲到,好像我们把它在体内运来运去,所以称“运劲”。久而久之,这种“运劲”将会令人感到有东西在身体中流动,大家称之为“气”,虽说不知所以然,但却是事实,有待专家研究。同时体内(如指尖,手掌等)也会有充实感,或许,这就是劲的外在表现。这种现象就是心理引导和身体配合所产生的作用,从生理角度看,究尽身体起了什么变化,我们不清楚,但他所引起的效果是确实存在的。
    心理引导,即所谓“意气君”,任何时侯都以意来运劲,同时也以意来驱动身体协调动作,整个过程全神贯注,《易筋经》就有“聚精会神气力渊源”之说,就是说这种运动过程会增强“气力”。老祖宗为什么会想出这种办法呢?有待研究,从效果看,有以下好处:
    其一:培养意对劲的控制能力;其二:培养意,通过劲,来支配肢体协调动作的能力;也就是意领劲,劲领形(形体动作),最终达到驾驭劲与动作的运行,即,心里怎么想,劲与形就能怎么走,想快就快,想慢就慢,想大就大,想小就小,想发就发,想收就收,想棚就棚,想挤就挤,想手手到,想脚脚到,处处合意处处顺遂。这就是内外三合的含意,也是练运劲的目的。换句话说,运劲日久,就能增强对劲与形的驾驭能力,内劲就能增强。同时,还有一个好处,既:培养立刻进入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的状态,久而久之,
    就会观察敏锐,明察秋毫,具备了更好的洞察力,一但遇敌,就能立刻进入状态,占得先机。
运劲的要领,拳论及名家多有论述,按要求做就是,柔劲就是这么练的。

    再说刚劲,其实,练柔劲的同时也在练刚劲,刚柔乃同一物的两个面,既然柔劲已上身,则刚劲应同时上身,有了柔劲也就可以说有了内劲,因为能量已经备好了,所谓有了!至于刚劲,发出去就是!但是怎么发呢?此乃临门一脚的问题,简单!难怪大师们不提怎么练。但是,临门一脚也是要练的,在他们看来这不是问题!在我们看来却不知所措,怎么发劲呢?!下回再说。
    至此,练内劲的两个目的均有了练习方法,两个目的同一方法,即在松柔状态下去运劲,就这么简单!

7.如何发劲
      可能许多拳友都没练过发劲,或许看也没看过。什么是发劲呢?给个定义:发劲就是内劲的爆发性释放。
所以,发劲就是一个能量释放过程。具体怎么做呢?我们先看一个例子:比方“如封似闭”,有歌诀唱道:“扬掌格肘十字封,化开合手闭含攻。推按顺防刹不住,哼哈之间腰腿功”。假定大家练慢拳时已掌握此势全部要点,这里只说如何发劲。先看歌诀:“扬掌格肘十字封,化开合手闭含攻”,前一句说的是防守方法,封住对方来力,注意第二句:“化开”,说的是来力已被引化,引化之后立即“合手”,这引化到合手的过程,既是防守,同时又是蓄劲的过程,因为蓄就是为攻作准备,所以有“闭含攻”三个字。劲已蓄就,便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所以“刹不住”。最后一击便是“哼哈之间腰腿功”,哼哈之间就是内劲爆发的过程,过程很短,哼哈之间就完成了。这里“哼哈”指发劲时的呼气声、急促,所以有声,是自然形成的气流声,不是刻意喊出来的,还有三个字“腰腿功”,就是说发劲时要腰腿助之。具本练法如下:
    站成虚步、放松,双掌向前曲成十字封,掌心翻向上,腿成弓步,然后腰身后座带动肩,肘,双掌边内翻边曲肘回收,回收时开始吸气,意念蓄劲收于丹田。双掌收到胸腹前时,掌心向前斜下,此时身形正好后座成虚步,气也正好吸满,劲也正好入丹田。然后,后脚蹬地,摧动腰身前冲,前脚略进步。前冲过程中腰身带动肩,肘,双掌边前推边加速边呼气,注意沉肩坠肘,意念欲将前方墙推倒。后脚蹬地的同时,劲由丹田转腰背,上升至两肩之间的背部,进而分两边到肩,到肘。后脚蹬地时开始呼气,随身形先慢后快。在身形成弓步与双掌同时到位的一瞬间,小腹,腰,腿,肩背,手臂肌肉,几乎同时,骤然一紧,立双掌,劲冲出炸开掌心,前脚抓地,全身急定(好像瞬间凝固,也似急刹车),此时呼气气流不由自主冲出喉咙,气呼完,定一短瞬,立即放松,吸气,恢复自然、势完。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发劲除平时练拳之内外三合要掌握外,关键就在那一瞬的全身一紧,这一紧要不早不迟,恰到好处,这就是所谓的“整劲”。同时呼吸要配合协调一致,蓄吸发呼,否则会憋气伤身。发劲的过程同慢练时的意,气,劲,形的过程是一致的,但要做到三快一紧:
    三快:意快、劲快、身形快。
    一紧:在打击一瞬间,全身一紧。
    注意:整个发劲过程只有最后一紧时,肌肉才紧张,此前都要放松,如前所述,越松柔,发劲越快,越冷,越狠,越刚。这就是所谓‘柔行招,落点刚’。
    太极拳几乎每一势都是一蓄一发,故而都可以发劲,但是应该看到,发劲比慢练的要求高,因为要求在短时间内做到意,气,劲,形的统一协调,同时还要呼吸配合一致,如果慢拳功夫不够,就很难做到,千万不要强求,否则伤身,导致气行不畅,胸前憋气。
    如果自觉慢拳感觉良好,不妨试一试,先慢慢来,找到劲的感觉,人称“找劲”,然后渐渐加快。注意,练发劲不要故意起强劲和强求快,整个过程必须是以意念为主导而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其速度及刚坚的程度,取决于平时慢拳功夫的深浅,如果发劲不够刚不够快,则说明功夫不够;如感觉有劲使不出,则说明盘拳时运劲不对路或动作不对不协调。从这一点看,试试发劲,可以检验盘拳的正确性以及功夫的深浅。事实上你不可能一开始就有很高的速度和刚度,它是要渐渐提高的,最关键要让每次发劲都内外顺畅动作正确。
    正确的发劲,可以使人倍感身心舒畅,比盘慢拳感觉更好,同时也能迅速提高体能,使人更灵活,反应更快。发劲与运劲配合练习,可以更快的提高水平。我们希望太极不必十年就出门。

8.发劲威力的力学分析
    太极发劲是内劲的爆发性释放,其表现形式就是体能转化为动能,动能越大,杀伤力越大。太极发劲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 ---- 整体性。
    从前面发劲的例子看到,当我们想用双掌推击时,不仅仅双臂前推,而是由脚到腿,到腰,到背,到肩,到肘,到小臂,最后才到手掌,为了以掌推击,我们几乎动用了全身所有能动的部位一起配合,推波助澜,最后在到达打击点的一瞬,全部骤然一紧,整个身躯突然凝固成一个坚硬的整体,而打击手(或点,面)变成了这个整体的凸出点,此时,整个身躯形成一个固体物以高速冲向打击物,如果身体质量为M,前冲速度为V,则撞击动能就是 1/2MV平方,显然,为加大动能,M和V越大越好,对于M,他已经最大了,因为他是全身的质量,换句话说,就是已用到极限!我们再来追求V,越快越好,而且效率高得多(平方正比),所以要“发劲如放箭”。这全身一紧产生的动能要比单用手臂大得多,同时,这一紧还为抵抗打击时的反作用力提供了一个稳固的平台,更进一步增强了打击效果!太极发劲竟有如此科学的机理,我们不得不为祖先的智慧所折服!

所属类别: 信息之窗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返回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