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光临!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气功网 >> 中国功夫 >> 太极拳 >>

开合虚实与呼吸

浏览次数: 日期:2012-12-17 23:22

     1、开合虚实与呼吸的自然结合    练和推手一样,都是合和虚是蓄、吸,开和实是发、呼。开合虚实的动作要自然地与呼吸结合起来。一开一合,就是一呼一吸,一呼一吸也称作一息或一气。
    开合虚实与呼吸要自然结合。合、蓄是吸,在做“合”的动作(如屈、退、仰、起等动作)时,应当吸气;从虚上讲,就是由实逐渐变为虚时,也应当吸气。开、实是呼,在做开的动作(如伸、进、俯、落等动作)时,应当呼气;从实上讲,就是由虚逐渐变为实时,也应该呼气。至于开合虚实的突然变换的快速动作,乃是练拳纯熟后的自然变换,并且一般为了技击性的目的,才主张有闪电式的爆发力强的快速动作。没有这种迅速变换的能力,在技击上是一个缺点,不可能应付对方迅速的袭击,也不可能迅速进攻和退却,决胜负于俄顷。所以,王宗岳主张“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陈鑫主张“缠绕回旋,至疾至迅”。古典论是从来没有主张过速度绝对均匀的锻炼方法的。“运劲如抽丝”说明了柔缓的一面,“发劲似放箭”又说明了刚速的一面,原来是极为辩证的。陈氏太极拳老架套路中有缓慢柔和的套路,也有快速刚脆的套路,主要为适应技击性的发展。但初学时,练拳速度要匀,疗病者练时要缓,是另外一回事。

    例如,杨式太极拳中 “搬拦锤”动作后面的“如封似闭”一势:第一动,当右捶回收变掌,身渐后坐,两掌左右分开斜上举时,从形态上说,这个动作通常叫做合、屈或退,从虚实上说,乃是由实逐渐变虚。这里应该吸气,小腹内收,这是“蓄势”。第二动,当两掌随身前坐在前按时,通常叫做开、伸或进,从虚实上讲,是由虚逐渐变为实,这是应该呼气。内部向下作弧形松沉的胸肌,其路线似乎经小腹两角折向前面斜上射出,配合上肢的弧形交叉集中于一点,劲往前微向斜上发出,小腹外突,这是“发劲”。这就是一合一开、一虚一实、一蓄一发、一吸一呼的锻炼方法。第一动是合、虚、蓄、吸,第二动是开、实、发、呼。这种“劲由内换”的练法,也就是胸部大小肌的“折迭”(配合外部的动作)。

    腰部的转换与形态上四肢的手法“折迭”,同步法转换是统一的,互为里表的。所以,单从外形手足上来讲解“折迭”和转换,也是不全面的,不是内动支配外动的,也就不是内外合一、周身一家的。

    太极拳的掤劲最为重要,它是富于韧性和弹性的一种劲,螺旋式的伸缩进退,决不可丢失掤劲。凡屈、退的动作,弧形旋转走化,掤劲也决不可丢失,否则成为软弱无力的虚弱,光知道“虚”而不懂得“虚中有实”,没有掤劲的走化动作,推手时容易被对方压扁而破坏身法。拳论中“松开我劲弗使屈”、“劲似松非松”、就是 “虚中有实”的妙用。凡伸进的动作,即使看似直线而去,而内劲也是螺旋式地前进,极为缠绵曲折,不柔不刚,若有若无,“将展未展”,任其自然,不犯直率、僵硬之病,这是“实中有虚”的妙用。久久练去,自然能够轻灵沉着兼而有之,外似棉花,内似钢条,变化非常灵活迅速。

    2、合、虚、蓄为吸,开、实、发为呼,合乎人体生理规律。

    例如,杨式太极拳中 “如封似闭”,当第一动右捶回收变掌时,肢体方面要松屈,意念上是由实逐渐变为虚,由于身体逐渐后坐,小腹内收,胸肋背部肌肉和骨节都相应地徐徐扩张,横膈膜上升,因此胸腔容积随之增大,这是必然要吸气的。在这点上说也是合中有开,因为其中有缩小,也须扩大。当第二动两掌前按时,意念上是由虚逐渐变为实,由于肢体逐渐向前伸张,胸胁腹背部肌肉和骨节都相应地舒缓下沉,横膈膜下沉,胸腔容积随之减小,这时也就必然要呼气。在这点上讲也就是开中有合,因为其中有扩大,也有缩小。拳论指出:“开合原无定,屈伸势相连”。所以练太极拳时,自始至终每个动作都要与呼吸有节奏地、自然地结合。

    3、“开呼合吸”与“开吸合呼”

    李亦畬的《五字诀》中有“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即“开呼合吸”。而有的拳论中说成为“开吸合呼”,看起来似乎矛盾,实际上两者是一而二、二而一,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开呼合吸——是以内动外发为开合的标准。内动为合(吸),陈氏太极拳,外发为开(呼)。屈、退、仰、起等动作为合(吸);反之,伸、进、俯、落等动作为开(呼)。

     开吸合呼——是以胸廓的扩张与收缩为开合的概念。胸廓扩张为开,反之为合。使胸廓扩张的屈、退、仰、起等动作为开(吸);反之,使胸廓缩小的伸、进、俯、落等动作为合(呼)。

     太极拳与推手是相辅相成的,练拳即是推手,推手即是练拳。推手时必然是开、实、发为呼气,合、虚、蓄为吸气的。

    4、开合虚实与呼吸在走架推手上是一致的。

    练太极拳套路时,合、虚、蓄为吸,开、实、发为呼,跟双人推手时是一致的。在推手上“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呼吸通灵,周身无间”,推手技巧熟练到这种地步,搭手时,四面八方,任何角度,都能蓄能发,“绝不用力,哈之即出”,这是“以意行气”,不是“以力使气”。推手时,如果要牵动对方重心,不论在任何开合的姿势下,都须用短促的一吸,将对方重心牵动,“若物将掀起”,这是突然地一合、一蓄,生理上自然地来一个短吸。接着突然放劲时,全身劲向下沉而澎涨,内劲上翻而弧形地微向上而往前上直射,所谓“发劲如放箭”,乘对方重心不稳而放劲,这是突然地一开、一发,生理上自然地来一个短呼。由于速度快,鼻呼吸不够用,也须有声音来辅助。

    太极拳遵循了古代的阴阳哲学思想,据此理论,其阴阳两方面的对立面如下:阴——合、虚、屈、退、起、仰、来、入、蓄、收、化、引、吸、阖、柔,阳——开、实、伸、进、落、俯、往、出、发、放、打、击、呼、辟、刚。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难找出对立统一的规律,即开合虚实与呼吸在走架推手上是一致的。

    5、传统太极拳套路在编排上呼吸与动作是协调的。

    太极拳各派的产生,都是前辈名家继承上一代的传统,经过勤学苦练,融会贯通之后,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而推陈出新的,是不断精心冶炼凝铸而逐步形成为别具风格的派别,都经过了学习、消化、吸收的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从内容、形式,到创作方法,有它本身一套规律和特点。是经过实战与历史推敲的形式。

    太极拳运动的核心是螺旋式、抽丝式的运动,且一动无有不动,使意识、呼吸与动作三者结合。拳式呼吸,亦即在意识指导下呼吸与动作一致,有助于增强内脏器官机能和发挥技击作用。这是传统太极拳套路的共同特点和共同规律。

    根据合、虚、蓄为吸,开、实、发为呼的原则来检查各式太极拳套路(如陈、杨、武、吴、孙等),整个套路每个动作都是一开一合、一吸一呼、一虚一实的,证明这些传统太极拳套路都是经过精心编排,一再修订得没有多余动作而最后定型的。当然,如果练走了样,或是不懂得每一动作的开合虚实与呼吸自然结合的道理,任意添加一个吸或呼的动作进去,那么,这个姿势的整个动作练起来就不可能使呼吸与动作正常地结合。因为两个呼的或是两个吸的动作连在一起,就要用一个短呼或一个短吸来加以调节了,结果只好强调呼吸归呼吸、动作归动作的所谓“自然呼吸”了。从而在技击方法上的连续性也势必被破坏了。动作中加上一些花招(不应有的动作),同样会破坏拳式呼吸。

    尽管动作的一开一合、一虚一实编排的很正确,合乎一呼一吸的原则,可是在初练拳时,仍应强调动作与呼吸自然结合,不应拘泥执著,这样才符合“气以直养而无害”的要求,(练习整套拳式从头至尾都要求结合拳势呼吸是不必要的,并且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得到的,勉强去做反而是不自然的,甚至是有害的)。

    呼吸的深、长、细、匀、缓,是太极拳腹式呼吸法的主要内容,但都应力求自然,不能故意做作,那才有利而无流弊。

    总的来说,开合是姿势上的现象(由内动而形于外),虚实是内劲的轻和沉的现象,呼吸是生理上的自然现象,三者密切而自然结合,构成了太极拳练意、练气、练身的一套完整的锻炼方法。

上一篇:胯要填满

下一篇:太极“腿”

所属类别: 信息之窗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返回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