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光临!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气功网 >> 中国功夫 >> 太极拳 >>

太极练在行站坐卧中

浏览次数: 日期:2012-12-17 22:35
 如果我们将太极训练的某些原理(如用意不用力,虚实转换)贯串于日常生活的行站坐卧中,则既增添了生活的乐趣,又增加了训练太极的时间与空间,其盘架训练效果会无形提高。现笔者根据实践体悟,谈谈这种生活中的训练。
  一、行在尾闾。“尾闾中正神贯顶”是太极盘架训练的诀窍。如在行走中运用,则意在尾间平移。走有多种形式,平走、爬高、下坡、急走、慢走、负重走、提物走等。各种形式,都要注意尾闾。松胯便松尾闾,行走必轻松。尾闾如小木船行江河的舵,管方向,管平直,对人体言,管中正,调节方位。另有一点须同时关注,走路时眼神在前,双手一前一后,手心似乎拢着小气球,手向前时,小气球似乎接提混元大气向前,向后时,似乎拢捏混元大气向后,继而手中温热。另有一种八字步走法。因重心是左右变换的,故尾闾的要求稍复杂一些。总体看,尾闾呈“の”形运转,幅度较小,有这种意念,旋腕转臂相随而至。左虚向左实转化,右虚向右实转化,虚实互含互化,实则实到底,虚则虚到无,沉劲自然产生。坚持如此行路,就会走出许多趣味性。
  二、站在“三顶”。古语“站如松”,即端正、中直、平稳。站有三种形式:①两腿自然分开,双脚重量平均站立。②偏沉站立。③“三体式”站立,即斜向出一只脚。这三种形式均可站出太极味。其办法是“三顶”加“二钻”。所谓“三顶”,即头向上顶百会向上,颈部关节必撑拉,头脑虚灵;膝盖前顶,似顶非顶,利于下肢松活;舌尖轻顶上颚,利于润化金津玉液。所谓“二钻”,指两脚涌泉穴虚拟从体内钻出一根针钻向地底。两脚重量均衡站立时,则前后有别且相随。前紧而沉、后松而浮转化为前松而浮、后紧而沉。如偏沉站立、三体式站立,则注意身中垂线移动。左重移于左踝内侧,右重则移于右踝内侧。
  三、坐在会阴。“坐如钟”是古训,有端庄、正直、内守之含义。“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以“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为前提。故坐亦有道。一般人坐姿均是习惯性加随意性,软沙发加软坐垫,往往掩埋会阴,不利于经络通畅,上下相随,从百会至会阴是佛门所示的身体中脉,异常重要,如会阴遮蔽,中脉阻滞,害处甚多。其克服办法为:于一般木凳就座,关注会阴留空。先民的传统的条凳的制作不仅仅是木料的节省,而是利于正确的坐姿。且人生来臀部凸突,即利于会阴外露。然而,多数不知此妙。其解决办法为将臀后垫子垫高一寸,即佛门练趺跏坐时的要求,使会阴不受压。坐者把会阴安顿妥当后,身体端正,意想会阴上通百会,下连涌泉,后应命门,中应劳宫。亦可在意念上,让这些穴位点形成圆环形隐性线路,如同网络,这些线路是圆转性的运行,接太阳或月亮的精华之气。
  四、卧在“四空”。所言“四空”指手心、脚心、心中和颈椎都空空如也,睡时,让颈椎空露。睡形呈“大字”。即睡姿仰面,两臂平肩如一横,两腿伸直张开如一撇一捺,人体如一个“大字”。全身放松,不用枕头,如习惯要用,则用一寸高左右枕头,让颈椎接触空气。一般人的睡姿中的弊端在于遮蔽与掩埋颈椎,这有许多弊病。安顿好颈椎后,手心摊开,脚心松平。然后数息。呼吸时,手心接天气,脚心似乎接地平线地气,吸气则吸天地之清气深入骨髓,呼气则排出体内深层的浊气、病气于体外,呼吸进出于人体深层中的每个细微点。略有此意念,恍兮惚兮即可。或许不知不觉,寂然入睡矣。如头脑醒豁,则数息五百次。至于侧卧之姿,可仿此要领试行。
  如此行站坐卧,效益安在?笔者体会有几点:①利于预防并辅助治疗某些慢性病,如失眠、手脚麻木、高血压等。②走路不累、久坐不疲、站久不胀、卧久不伤。③有益于对原理的理解,充分发挥的身心两修优势。

所属类别: 信息之窗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返回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