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练武者,以德行为先。
2、初学,身心要安静放松,要用意识引导动作。动作要均匀、连贯、圆活。宜慢,慢有利为理解要领。
3、的身势要求,是内外都要放松。放松了,气血才能循环、旺盛,神经命脉才能舒适,头脑才能清醒,神经感觉才能灵敏,动作才能轻捷,意气才能集中,发劲才能来得充实。
4、的意境有三层:第一层是轻灵。第二层功夫是贯串。第三层功夫虚静。轻灵是体松的体验,既松、静、正、匀、慢、稳,做到这些,才能“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贯串既为气固不散漫,体松而气不散漫,始能动作不松散,周身才能一体。虚静与神凝义意相同,既用意不用力,纯以神行,实中求虚,动中求静,以至达到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的境界。
5、学拳练功,不可贪多求快,要慢慢地学,一手一式地学。要领悟每手每式的用意,以及稳稳松松,均匀圆满,上下相随,气意鼓荡等感觉。在慢中体会重心的端正,身心的安舒。
6、学拳练功,单凭苦练筋骨,吃些苦头是不行的。要经常看看太极拳老论中所记载的拳理,加以思考和研究,这有助于功夫长进。
7、功夫是靠久练而成的,否则拳意不上手,没有灵感,体用时劲发不出来。拳意上手的感觉是手指发胀,手心发温。
8、行功时,神意要往上顶,真气要往下沉。虚灵顶劲往上提,松沉稳固座下盘。
9、打拳练功,要以心意为主帅,以气运身。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身体松软,气意下沉。时间长了拳意就会上手,功夫就会长劲。亦可谓之一软再软全身软,大松大软大虚无,全身百折皆无骨,撒开全身皆是手。
10、行功时,要做到内三合。精、气、神合一,一归玄,玄中一窍通四湖,须有玄牝炼根基。希望尔等认真去理解,去体会。
11、太极拳功夫好的人,其拳意上手,动作是神,用神的动作,能发人不知不觉之中。他的灵机动作,是用神意修炼出来的。现在,你的松沉内化劲尚可,但虚灵软弹劲不足,原因就是神意还未修炼出来,需加克苦努力。
12、“接手半边空”是叶式推手的一个法测。它所要求的是,通过气圈向外扩散、转动,带动手式的旋转,以侧接对方来力的一半,使其来力的另一半落空,然后掌握好时机,将自的内劲通向对方已失去重心的垂直中心点发之,将其打出。《打手歌》中的“引进落空合既出”,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13、在练太极拳过程中,要做到“逢转必沉”。沉是指松沉稳固,转是指太极拳转变和转折的时候。也就是说,在太极拳转变和转折的时候,下盘一定要松沉稳固。“逢转必沉”是叶家拳的精髓。
14、练架子须先求其方,后求其圆;推手须先求其圆,后求其方。这是叶大密老师讲的
15、练太极拳架子时,要把没有人当成有人;推手时,要把有人当成没有人。
16、太极拳推手,是圈与圈的较量。化劲是在圈上走弧线,发劲是在圈中找弱点。
17、纯阴纯阳是贯通气血的功夫。久之练之,能使气血随着人的意识而走,意识到那里,气血就到那里。中医理论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气血通了,疾病也就好了。
18、体内垂直轴心中线,是由百会、丹田、涌泉这个三点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内气随轴心线延伸并向四周均匀散开,形成肩、腰、胯三道气圈。行功走架时,丹田要在腰、胯二道气圈中间潜转,不可死守。
19、与人推手,关键在沾连粘随。《打手歌》中的第一句“掤捋挤按须认真”,就是要求把沾连粘随贯到掤捋挤按各大劲中去,做到轻灵虚无,不丢不顶,丝毫不用抗力,听对方来劲如何,自已又如何对应,并认真体会各大劲在技击中作用的效果。
上一篇:调息是练太极拳达到上乘功法的精华
下一篇:陈济生论练拳要领
所属类别: 信息之窗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