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光临!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气功网 >> 中国功夫 >> 太极拳 >>

太极拳的参考文献

浏览次数: 日期:2012-12-05 19:48

1、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 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 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 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 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是为论。

2、论要解
解曰: 先在心,后在身。 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存心。
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视静犹动,视动犹静。 动牵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 要静,内固精神,外示安逸。
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
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 气如车轮,腰如车轴。
又曰: 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 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

3、十三势解
,一名长拳,又名十三势。
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
十三势者,分朋、捋、挤、按、采、列、肘、靠、进、退、顾、盼、定也。朋、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采、列、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 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 此五行也。 合而言之,曰十三势。

十三势说略
每一动,惟手先着力,随即松开。 尤须贯穿一气,不外起、承、转、合。 始而意动,既而劲动,转接要一线串成。
气宜鼓荡,神宜内敛。 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凹凸处,勿使有断续处。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
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必至偏倚,其病必于腰腿求之。 上下、前后、左右皆然。
凡此皆是意,不是外面。
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 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 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
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有此一虚实。
周身节节贯穿,勿令丝毫间断。

十三势歌
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
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稍滞。
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
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
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
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
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
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
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义无遗。
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功夫贻叹息。

十三势歌行功要解
以心行气,务沉着,乃能收敛入骨,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也。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须留意也。
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所谓气遍身躯不稍滞也。
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也。
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所谓因敌变化示神奇也。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所谓势势存心揆用意,刻刻留心在腰间也。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腹内松静气腾然也。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所谓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也。
以气运身,务顺遂,乃能便利从心,所谓屈伸开合听自由也。
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为驱使,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也。

4、太极拳各势白话歌
提顶吊裆心中悬,松肩沉肘气丹田;
裹裆护肫须下势,涵胸拔背落自然。
初势左右懒扎衣,双手推出拉单鞭。
提手上势望空看,白鹤亮翅飞上天。
搂膝拗步往前打,手挥琵琶躲旁边。
搂膝拗步重下势,手挥琵琶又一番。
上步先打迎面掌,搬拦捶儿到胸前。
如封似闭往前按,抽身抱虎去推山。
回身拉成单鞭势,肘底看捶打腰间。
倒撵猴儿重四势,白鹤亮翅到云端。
搂膝拗步须下势,收身琵琶在胸前。
按势翻身三甬背,扭颈回头拉单鞭。
云手三下高探马,左右起脚谁敢拦。
转身一脚栽捶打,翻身二起踢破天。
披身退步伏虎势,踢脚转身紧相连。
蹬脚上步搬拦打,如封似闭手向前。
抱虎推山重下势,回头再拉斜单鞭。
野马分鬃往前进,懒扎衣服果然鲜。
回身又把单鞭拉,玉女穿梭四角全。
更拉单鞭真巧妙,云手下势探清泉。
更鸡独立分左右,倒撵猴儿又一番。
白鹤亮翅把身长,搂膝前手在下边。
按势青龙重出水,转身复又拉单鞭。
云手高探对心掌,十字摆莲往后翻。
指裆捶儿向下打,懒扎衣服紧相连。
再拉单鞭重下势,上步就排七星拳。
收身退步拉跨虎,转脚去打双摆莲。
海底捞月须下势,弯弓射虎项朝前。
怀抱双捶谁敢进,走遍天下无人拦。
歌兮歌兮六十句,不遇知己莫轻传。

5、太极拳打手歌
捧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    
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
引进落空合即出,粘连黏随不丢顶。

6、太极拳解
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
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
刻刻留意,方有所得。

先在心,后在身。
在身,则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谓一气呵成、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也。
须知: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静犹动,视动犹静。

内固精神,外示安逸。
须要从人,不要由己。
从人则活,由己则滞。

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

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

以己依人,务要知己,乃能随转随接;
以己黏人,必须知人,乃能不后不先。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
黏依能跟得灵,方见落空之妙。

往复须分阴阳,进退须有转合。
机由己发,力从人借。

发劲须上下相随,乃能一往无敌;
立身须中正不偏,方能八面支撑。

静如山岳,动若江河。
迈步如临渊,运劲似抽丝。
蓄劲象张弓,发劲赛放箭。
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
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
形如搏兔之鹘,神似捕鼠之猫。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
收即是放,连而不断。
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
能黏依,然后能真灵活。

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
渐至物来顺应,是亦知止能得矣!

7、全体大用诀
太极拳法妙无穷,棚捋挤按雀尾生。
斜走单鞭胸膛占,回身提手把着封。
海底捞月凉翅变,挑打软肋不容情。
搂膝拗步斜中找,手挥琵琶穿化精。
贴身靠近横肘上,护中反打又称雄。
进步搬拦肋下使,如封似闭护正中。
十字手法变不尽,抱虎归山采咧成。
肘底看锤护中手,退行三把倒转宏。
坠身退走扳挽劲,斜飞招法用不空。
海底针要躬身就,扇通臂上托架功。
撇身锤打闪化式,横身前进招法成。
胸中反有闭拿法,云手三进臂上功。
高探马上拦手刺,左右分脚手要封。
转身蹬脚腹上占,进步栽锤迎面冲。
反身白蛇吐信变,采住敌手取双瞳。
右蹬脚上软肋踹,左右披身伏虎精。
上打正胸肋下用,双风贯耳招法灵。
左蹬脚踢右蹬式,回身蹬脚漆骨迎。
野马分鬃攻腋下,玉女穿梭四角封。
摇化单臂托手上,左右用法一般同。
单鞭下式顺锋入,金鸡独立占上风。
提漆上打致命处,下伤二足难留情。
十字腿法软骨断,指裆锤下靠为锋。
上步七星架手式,退步跨虎闪正中。
转身摆莲护腿进,弯弓射虎挑打胸。
如封似闭顾盼定,太极合手式完成。
全体大用意为主,体松气固神要凝。

8、太极拳真义
无形物象,全体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磬。
虎吼猿鸣,泉清河净。翻江播海,尽性立命。

9、心会论
腰脊为第一之主宰,
喉头为第二之主宰,
心地为第三之主宰。
丹田为第一之宾辅,
指掌为第二之宾辅,
足掌为第三之宾辅。

10、十六关要论
活泼于腰,灵机于顶,
神通于背,气沉丹田。
行之于腿,蹬之于足,
运之于掌,通之于指。
敛之于髓,达之于神,
凝之于耳,吸之于鼻。
呼吸往来于口,纵之于膝。
浑噩一身,全体发之于毛。

11、周身大用论
一要心性与意静,自然无处不轻灵。
二要遍体气流行,一定继续不能停。
三要喉头永不抛,问尽天下众英豪。
如询大用缘何得,表里精细无不到

所属类别: 信息之窗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返回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