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吾心为悟,疑而无疑
印度的《奥义书》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一个人到了30岁,要用全部时间来觉悟,不觉悟的话,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的道路。”太极剑道实在是一种得用全身心去体悟的哲学文化,崇尚的是“练”,讲究的是“悟”。所谓练,是“性海澄淳平少浪,心田洒扫静无尘”后的“拿住丹田练内功”,是身心内外的活动,是对剑道的实践和验证。所谓悟,吾心也。证悟剑道,当以吾心为本,以物为悟,以天地为悟,以身心为悟,心入无我,潜心会悟,慧心静参,去我本无,还我固有,而穷剑道之真。即是对剑理的领会觉醒和融会贯通。练和悟是提升剑道层次,豁然贯通的关键。若想达到较高的剑学修养,成为所向披靡的剑道高手,就必须在练悟二字上狠下。诚如《用功五志》所说:“博学(是多功夫)之,审问(不是口问,是听劲)之,慎思(听而后留心想念)之,明辨(生生不已)之,笃行(如天行健)之。”非如此,虽尽日临剑学剑,亦不能专精,更不可言化,终至白首而难成家数。也就是说,练剑不但需要吃得起苦,耐得住寂寞,在相当程度上还需要与生俱来的悟性与人生嬗化的机缘。此即所谓“技本无绝,练可至绝。理本无穷,悟可尽穷。”
所谓博学,是致广大而尽精微之谓也。
太极剑道是一门蕴含着深刻的辩证内涵和隽永的唯物主义思想的哲学文化。所以,必须广修哲学、军事与兵法,以及、中医、等领域的气血、经络、穴位和脏腑学说,秉承古哲,融贯三教,横涉九流,浸淫百家,在无为无不为进取思想指导下,既向外部世界大宇宙求知,研其生长发展,变化消亡,宏观微观之物理,又向人类自我内部世界小宇宙探索,穷其阴阳转化,炼神还虚,复返婴儿,参赞天地之化育,成就“天人合一”,“人剑合一”之道。此即所谓“胸中有道义,又广以圣哲之学,剑乃可贵”。
博学又为勤于实践,“是多功夫”。即“功夫自古费功夫”。空谈皆涨墨,实运是真诠。坚持勤恒礼诚,累月长年的浸淫拳经,泛览拳论,揣摩剑功,行剑万遍,神理自现。此即所谓太极精通从苦练,艺能考究最深求。
太极剑道备极精巧,玄奥深藏,不易探求,练之熟则甚易,练之精则甚艰。故须主一家以为根本,确立正宗,出入各门,广为追求,博通声气,自当从良师,又宜访高朋,交结遍天下豪杰,让剑技在切磋中受到考验,在交流中受到启迪。“转益多师是我师”始可谓之博。
太极剑法艺术,甘苦干重且奇妙无比,既注重于表现内心的世界,又注重于演绎剑外的境界。所以,除剑术外,尚须注重道德的培养,心志、情怀与意志的陶冶。“行万里路”以体验自然世界,师法造化;“读万卷书”以体验心灵世界,多些书卷气;“浪迹江湖”,以武会友,以历练人生。“剑心文胆,武事文备”。这是剑外的功夫。胸中宏博,剑术纵横有象,则可名于当代。此即所谓“功夫博通在剑外”。
所谓审问,是有疑而审而问,盈虚消息审察探问之谓也。
明代学者陈献章有一段妙论:“学贵有趣,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剑学亦是如此,存疑是觉悟的“阶梯”。屡疑屡悟,悟在心内,悟出剑理剑术之精微奥妙;会在身中,领会自身当中的玄妙内在,以至于达到会通而得意忘象之境。如此则以心返本,返璞归真,真悟矣。能真悟,则每每行剑练功都能求得人生的自我感悟,人性的自我净化,人格的自我完善,人心的自我更新,人身的自我修炼。以至于旷然无物,神入无我,灵性觉悟而无疑,由疑而至于无疑,则剑术近道矣。
剑术之审问,人之来势,虚实刚柔,务要审察探问清楚。如何探问?不是口问,是听劲。鉴貌辨色,是谓目听,色听;聆音察言,是谓耳听,音听;粘黏触摸,是谓气听,劲听。以上诸听归为一听,即为心听或意听。所以,剑道之问“不是口问而是心问”。能心问,即能听劲。剑术能做到“听劲全凭三尺剑,听不以耳而以心”,才能阶及懂劲,愈练愈精而贯通自然。
所谓慎思,是“剑中真正诀,平心细思量”。审慎谨严,深思熟虑之谓也。
慎则谨严,思则缜密。神明之用在思,思古文作息。囟者,脑也。心者,心也。心与脑神明贯通,而后可成思也。能熟思,则能表里精粗无不到。剑能人形,功能上身,即所谓“艺不精,熟思则精”。剑能精则应对恰合,自可避免盲目散乱之弊。
所谓明辨,是悟在心内,会在身中,细揣详推,商榷论理,辨析分明,旁通无穷之谓也。
能明辨,则理清路明,剑才能练得细致入微而洞悉隐微。知微知彰,知柔知刚,刚柔相摩,阴阳相荡,生生不已,运行不绝,超于象外,得其寰中,太极剑术随处可见圆光矣。
“审问”、“慎思”、“明辨”,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心能转腕,手能转剑,手不主运而以腕运,腕虽主运而以心运,则称物平施,知轻重也。称彼劲力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劲力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蓄发收放,处处恰合;腕下应和,锋端变幻,应付裕如。人则骤雨旋风,出则奔蛇走虺,曲尽剑法矣。
所谓笃行,是恒精专致,切实力行,“时习加黾勉,日上自蒸蒸”,“终日乾乾之功,进而不止”,如天行健之谓也。
太极剑道乃灵通之道,性需静修,功需磨炼,由着熟而惭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虽有高授,然非自己具有滴水穿石之坚韧毅力而用功久者,不能豁然贯通。故须笃行之。心存敬笃,朝夕体悟于心,实修不懈,时刻运会身中。时时处处自强不息,行行重行行,深入复深入,“循序渐进工夫长,日久自能闻真香”。总有一日能达到通晓剑理,见解通达,触类旁通,通权达变的神明境界。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忘记老子的话。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学剑练功,剑学的道理和功夫,日积月累,一天天增加起来,这就是学。而剑学之为道,不管是理还是功夫,是要损,要丢掉,最后连“丢掉”都要丢掉,到达空灵自在的境界。这还不够彻底,连空灵自在都要丢掉,直到了无虚空。如此,太极剑术才能由懂劲而悟于自然,走向流美,走向灵动,走向会通。最终由有为走向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及此境界,腕下之剑弄轻柔,毫厘锋颖之间,抑而扬之,顿而挫之,屈而伸之,开而合之,收而纵之,卷而蹙之,出而入之,粘而连之,黏而随之,往而复之,逆而顺之,虚而实之,鼓而舞之,任意所至,犹如雨凝仰荷,珠滴任其去留,又犹如惊涛拍岸,柔波未碎,而浪花已雪。皆“无为而为,为为无非真为;自然而然,然然自得天然”。如此,“去有为而归征自然,则日复一日,有为日退,无为日进,到头归根,则可入真无为也”。此乃太极剑道修为之本旨,舍此不能臻登剑道上修之门。(待续)
上一篇:浅析武式家传太极拳三路拳架
下一篇:阴阳中和之道是太极拳的灵魂
所属类别: 信息之窗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