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枪术基本技法
  
   浏览次数:   
      日期:2012-12-20 09:15
	
           
  
   
  枪术有刺、扎、撩、拨、拦、拿、绞、挑、压、劈、崩、舞花等基本技法。 
   
  一、持枪法 
   
  身体立正,右手拇指在里,四指在外,夹握枪杆中部,使枪杆直竖紧贴身体右侧,枪锋向上;左臂下垂,五指并拢,掌心向里,掌指向下,贴于左大腿外侧。此法多用于枪术套路的预备势和收势。 
  歌诀: 
  两足并立身挺直,右手持枪笔直立。 
  拇指一边靠虎口,其余四指夹杆子。 
  枪锋向上杆贴身,左臂下垂附腿际。 
  精神充沛运足气,招势一亮技法奇。 
   
  二、握枪法 
   
  两手一前一后身前握(或并握)住枪杆,一阴(掌心向下为阴)一阳(掌心向上为阳)握成满把。 
  歌诀: 
  握枪分阴阳,满把握紧枪。 
  阴者掌心下,阳者掌心上。 
  上下须滑把,倒把如闪光。 
  远者双把进,近者上滑枪。 
   
  三、刺枪法 
   
  握枪向前直刺。刺枪主要分中平刺、斜上刺、斜下刺三种。中平刺多用于刺对方的胸、腰、腹部,斜上刺多用于刺对方的咽喉、头面、后顶等,斜下刺多用于刺对方腿、脚等部位。 
  歌诀: 
  少林刺枪法,中平斜上下。 
  眼疾手要快,力贯阴阳把。 
  中刺心口窝,莫忘斜上下。 
  斜上刺咽喉,斜下腿上扎。 
   
  四、扎枪法 
   
  两手握枪,向前后、左右、上下方扎要害部位。扎与刺虽相同,但少林枪谱却将扎、刺分而论之。向前下方主要扎对方下腹、阴部和腿部,向后主要扎对方的命门穴,骶骨和腿、足等部,向左右则扎对方的侧腹、胯部。 
  歌诀: 
  扎为枪法首,扎阴又扎头。 
  下扎为更重,扎中命魂走。 
  扎腿立断根,扎腰血水流。 
  枪扎一条线,反扎神鬼愁。 
   
  五、绞枪法 
   
  两手握枪,向前扎或刺后不收枪,用臂、腕力向左或向右旋转枪头。此法是枪术中的变招手法。它是在出枪扎或刺中对方要害部位后,为加重致残力度而用的一种绞法。 
  歌诀: 
  绞枪如螺旋,亦称鬼拉钻。 
  全凭铁臂力,左右靠腕转。 
  应手剖魔腹,亦可绞烂肚。 
  梭出带肉肠,此乃妙中玄。 
   
  六、挑枪法 
   
  两手握枪,前手如管微上提,后手下压,使枪锋由下向上挑。主要用于出枪下扎而未中时,立即改把向上行刺或用枪上挑对方兵器及手腕、手臂。此法也包括现代竞赛规则中枪的崩法。 
  歌诀: 
  挑法不移上,亦须上抬枪, 
  由下向上挑,力贯臂腕上。 
  挑可弃敌戈,飞刺喉中堂。 
  反挑撅蟒甩,左右抛群狼。 
   
  七、拨枪法 
   
  出枪向前,由内向外拨枪。分上拨和下拨两种。主要用于拨开对方进犯之枪。 
  歌诀: 
  两人若交战,拨枪须力强。 
  两臂力合一,向外拨开枪。 
  向上拨云雾,立时见太阳。 
  交手贵在快,拨后速进枪。 
   
  八、捣戳法 
   
  枪的主要部位在枪尖,但在真正的群战中,枪的全身都应发挥功能。枪还可以用把端向前后或左右戳捣,以便因时引势,长枪短用,有效打击对方。 
  歌诀: 
  枪可两头用,头根亦挡兵。 
  根向后猛戳,亦可把敌杀。 
  上下左右捣,敌定难招架。 
  前用枪头扎,后用枪根戳。 
  上架防劈打,迎刺也能格。 
  前身全是宝,善变方法多。 
   
  九、劈枪法 
   
  用枪体由上向下猛劈,或枪锋、或枪前段向目标劈打,体现枪中夹棍之劈法之巧。 
  歌诀: 
  少林劈枪法,适用高临下。 
  由上向下劈,亦可旋风打。 
  劈砸头与臂,又可把枪压。 
  妙在重臂力,劈如春雷炸。 
   
  十、扫枪法 
   
  两手握住枪的任一端,随体臂用力旋转,向左或向右平扫。多用于群打时扫击对方腰、头或其他兵器。 
  歌诀: 
  扫枪用枪体,随身转要急。 
  左右扫如风,横打敌腰际。 
  乘机连行刺,得机扎腿膝。 
  势如卷地风,猛如虎来袭。 
   
  十一、舞花枪法 
   
  舞花是枪术和棍术中的常见方法。一般认为,该法只是一种防箭护身之法。其实,它的作用还可对斜前方来的刺法以格、拦、拨等方法破之,对斜下来的刺法以挂、拨、削等法防之。枪之舞花切切不可小看。 
  歌诀: 
  枪绞舞花要连贯,左右绕行绕身转。 
  莫要看它是花势,封闭攻守在里边。 
  双手舞枪腰扭转,双手绞臂左右旋。 
  尖前把后多变换,舞花立圆绕循环。 
   
  十二、崩枪法 
   
  两手一手握把,一手在前握杆,进枪时,前手如管并握杆制动,与此同时,后手下按,使枪尖突然小动作向上撅起。力达枪尖为崩。 
  歌诀: 
  前手松紧活如套,后手下捺枪上崩。 
  动作虽小威力大,截其手腕不留情。 
   
  十三、拦拿枪法 
   
  拦拿枪法是枪术中主要的方法之一。两手持枪,前手如管,后手握把向左旋转,使枪尖向左下绕成半圆花,名曰拦枪。如前所说,后手握把向右旋转,使枪尖向右下绕成半圆花,名曰拿枪。拦拿枪要与扎枪紧密配合。拦拿为防之动作,防后紧接扎法才为不失时机。“千金难买一声响”说明只要有拦拿动作,紧接着就会有扎法出现。拦拿时,“前手似管,后手如锁”,枪不离腰,力达枪杆前段,达到拦拨的目的。 
  歌诀: 
  少林枪法拦拿扎,挑崩扫戳加舞花。 
  上下扎来容易破,中间一点最难防。 
  倘若二人对扎枪,千金难买一声响。 
  枪法棍法合一体,走遍天下也无妨。 
   
  十四、练枪之病与三死三活 
   
  枪有三大病:一是身法不正,二是当扎不扎,三是三尖不照。 
  枪扎三死:一扎咽喉二扎心,三扎丹田命归阴。 
  枪法三活:一扎脚面二扎膝,三扎两膀是活期。 
  歌诀: 
  少林枪扎一条线,指向人头扎人面。 
  一点眉泉二撩阴,三扎双肋四分心。 
  双手持枪似游龙,长枪短用赛如神。 
  枪速如风似放箭,惊如迅雷彼胆寒。